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国家重点学科
高考分数线
内容推荐
在线答疑
内容推荐
集体之“履”塞不下90后之“足”
2016-05-04
中国教育报
作者:
关注掌上高考


  随着越来越多的90后从学校走向社会,关于这一代人的标签也在不断地被推陈出新,90后与集体的关系就是其中之一。

  有人以90后的身份著文,提出“如果说90后的父辈是脱离集体就难以独立生存的一代人,那么90后就是努力挣脱集体‘镣铐’的一代人。全班排队去电影院看一场电影,全学院出动为一场校内篮球赛加油助威,如此景象是不太可能发生在90后大学生中间的”,因为“90后所期待的集体生活中,集体最接近于构建集体的原始目的,为了达到某种一致性的目标而聚集在一起”。听起来这像是给90后与集体一个非常新颖且正面的标签,在笔者看来则完全是皮相之论。

  无论立论者如何夸赞90后,其提出“集体”这个概念并用之于90后身上,就足以证明其假扮“90后”的身份尴尬。那种抽象的、具有天然的道德正当性并凌驾于个人之上的“集体”,本来就不属于90后,某种程度上甚至已经不属于90后的父辈,“集体是什么?”或许才是90后听到这个词时的第一反应。

  90后对集体的生疏,源自他们儿时经历的学习竞争。因为“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他们从小就拼命要在分数上压人一头,这样才有可能获得名校中极其宝贵的学位。“集体”之于他们,是个非常陌生的概念。

  90后对集体的生疏,源自他们对家庭的依赖。因为学校教育不足以保证他们的学业成绩在各级考试中独占鳌头,90后普遍接受了家教辅导或各种补习班。如果家庭条件再好一些,还可以选择“国际班课程”,甚至直接当上“小留学生”,在“蟹有蟹路,虾有虾路”时,“集体”又在哪里呢?

  进了大学,虽有专业和班级之分,但学分制让90后同班不同学,自由选位让同座不同班。课程可以自由选,室友可以自由选,越来越多的选择权让他们除了知道自己在大学就读之外,哪里还有什么“集体”?

  毕业后进了公司或单位,签订的多是有限合同,我出劳力你给钱,你不满意可以辞我,我不满意可以辞工。只要履行了合同条款,谁都不算“没有诚信”,单位是不是叫“集体”,又有什么关系呢?

  所谓“90后没有集体概念”本身就是一个伪问题,真正的问题是“集体”本身是否存在,是否还在原来的意义上存在。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后,以个人努力解决个人问题就成为一种主流,社会关系简化了,个人自由度增加了,“集体”天然具有的道德含义就弱化了。更多时候,集体仅仅作为一个历史记忆,主要是以某个年代人的历史记忆存在。

  观察任何一代,都必须具有同这一代生存处境相关联的视野,否则永远会遭遇看不懂别人的尴尬,给人准备的标签最后也成为自己“看走眼”的不打自招。

  当今时代要求90后的是“大集体”,是在国家需要时能挺身而出的勇气,是在人类面临共同命运时敢于领风气之先的果敢,是他人身处危难时施以援手的慷慨,也是团队组合中要求彼此合作时尽其所能的坦诚。一句话,“集体”需要精确界定,需要包括90后在内的个人发自内心的认同,而不能再由任何人以任何名义、无条件地强加于个人之上。在这个意义上,不是90后变得与其父母辈不相一致,而是全社会对“集体”本身的认识和界定经历了巨大的历史性进步。

  这个进步赋予90后从未有过的个性成长空间,既让他们在持因袭观点的人眼中,不那么有“集体观念”,也让他们在国家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有更大的动力、活力和能力,从“集体”中跳槽而成为创业者或创新者。

  凡事皆有利弊,90后告别传统的“集体”观念,对他们既是资源也是风险。随着社会越趋宽容,随着创新、创意和创业愈发成为经济发展的驱动,随着90后经受越多历练,他们自会对“集体”有更清晰、更到位的体认,一切尽可以交给时间,交给代表未来的90后自己处理。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