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国家重点学科
高考分数线
内容推荐
在线答疑
内容推荐
选国际学校就是选同学 要看生源“底线”
2017-04-25
搜狐教育
关注掌上高考


  我回北京一年半,最感恩的是认识了几位超级妈妈。对照以上,我描述其中一位妈妈在女儿三年高中为孩子做出的四个关键选择:

  确定某大学是孩子的申请目标,希望这座大城市来正面影响女儿的人生。

  在文书上交的关键时候发现文书的问题,与留学机构据理力争,在申请前24小时将文书调整到位。

  在孩子托福考出105但阅读只24、写作25、SAT只1810时,发现标化成绩极不匹配,及时介入机构对女儿的学习管理。

  在学校成绩单中发现低分课程,但了解到低分源于考试难度较大造成压分,要求学校在低分处进行备注,以确保“短板不短”。

  我从不臭吹机构可以做到如何如何,没有机构是完美的。站在家长的角度说,如果今年你的孩子才初三,完成申请最晚要到三年后的现在,孩子的妈妈或爸爸,最好有一个人,能充分了解规划的方方面面,时间还来得及。这样,你就更容易闻到不对的地方,及时干预,确保在正确的轨道上前进。

  还是这位妈妈,在孩子初三的时候,也就是在这时,认识了另外一位超级妈妈。两人素质都很高,都在为孩子高中选校殚精竭虑,结果一见如故。她们在某小饭馆吃了顿烤鱼,后来成了好朋友,在孩子留学的道路上相互商量、彼此帮助,我称她们那顿饭是遵义会议。我观察另一位妈妈为孩子做的事情,主要如下:

  节假日积极参加各个机构组织的宣讲活动,比较各个机构;

  活跃在家长社群,广泛收集来自家长们的意见和看法,做出自己独立的评价;

  积极和孩子所在的学校、留学机构、留学中介互动,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永远在找最好的资源,把钱投给最好的资源。

  如今这两个女儿都考入了理想的美国大学,在和这两位妈妈的互动中,我也学到了很多。如果套用这两位妈妈的做法,我对现在正在思考选校的家长提十个建议:

  关注意向国际校/部的官方网站,留意本届留学申请结果的榜单,关注前三十及前五十大学的学生占比;

  关注意向国际校/部的微信公共号,及时获得校园开放日和招生、加试信息;

  进入国际学校讨论的大社群,我们新东方的微信群已经达到10个,将近5000人了(进群先加我们的小助手:bjxdf05);在群里发问,获得机构、更重要的是其他家长的反馈;

  关注各个机构对国际生选校和新高一留学规划的讲座,有问题直接向讲座老师发问;

  在社群中或通过朋友认识国际校/部应届毕业生家长,向这样的家长询问他们对学校、机构和留学之路的真实感受和建议;

  在意向国际校/部门口观察学生状况,就感兴趣的问题问问孩子。孩子们都单纯,会给出真实的回答;(例如某学生告诉我,他认为自己的国际学校就是在骗钱;有学生告诉我,他们外教的课号称是托福写作,实际就是逗学生开心,效率很低,因为外教认为托福写作根本就不用讲;还有学生告诉我,高一上学期没有抓紧时间学习托福,主要是学校晚自习管理松,写完了不多的作业之后同学们之间就开始聊天。)

  想办法认识意向学校内部的老师,了解一些内部情况;

  对未来高中两年半的要点(GPA学分、标准化考试成绩、活动、选校、文书这五件大事)进行学习并提前布局,因为你对于国际校/部的一切问题最终是为了美本留学,要以终为始倒着想才能想通;(例如有家长了解到纽约大学喜欢有戏剧背景的活动,就鼓励孩子从高一就创办或参与戏剧社;有家长了解到某大学是夏校控,喜欢录取去过该校夏校并获得学分A的学生,于是托福的考试规划全部围绕成功申请这所夏校进行;还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获得较高学分,在每学期选课时帮助孩子了解各个课程获得较高学分的难易,帮助孩子一起做选课决定。)

  认识家长中的意见领袖,美本留学不仅拼的是家长的经济实力和资源,同样拼头脑和判断力。如果能够认识几个家长大V,那些有头脑有见识的高级知识分子,大家可以协同作战,重大决定就会更理性,不让自己的判断错误害了孩子。

  拿着去年中考北京市五区38006名同学的成绩分数线大排名,比对去年各校对外公布的分数线(含国际部和非国际部),分析自己孩子的中考成绩走向,对各校生源做出自己的判断。相关分数线,可以加我们的国际学校小助手(微信号bjxdf05)索取。

  国际校和国际部的选择,无法寻找简单的答案。这是一辈子的事,简单不了,别太着急下结论。

<< < 1 2 共 2 页
站长统计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推荐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