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近年高考语文试题相比,2007年的考题可谓平和,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甚至没有使人惊讶和意外,一切都在考生的视野和意料之中———朴素自然,不加雕饰,让考生觉得似曾相识,温和、慈祥,极具亲和力,给广大考生以最大限度的人文关怀。但它决不平庸,平和中蕴藏着威严,传统中显示着时尚。>>点击进入2007年各地高考成绩及录取结果查询
尤其是作文一题,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图画材料作文,集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优点于一身,形象生动可感,激活了考生的思维,激发了考生的热情,给考生创设了发挥聪明才智的极为广阔的空间。这对于语文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引领作用。
试卷仍然分主、客观两卷,题的数量仍然保持在21个,主客观的计分模式还是30+120,这有利于考生腾出时间思考、领悟与表达。
从试卷涉及的语言材料来看,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通俗、规范。这些材料既便于设题,也便于考生快速浏览和阅读。
二、时代特色鲜明。整个试卷洋溢着浓郁的时代气息,活泼而不板滞。诸如开发区、大西北、社会公众专利意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概念都进入阅读材料,关涉政治、新闻、经济、教育、文学、艺术、科技、美学、哲学等多个领域,无形中考查了学生的阅读视野及知识面,同时也提醒考生关注社会,紧跟时代。
三、对传统文化的关怀。无论是文言阅读材料、诗歌鉴赏材料,还是语言表达及运用涉及的材料,都具有浓郁的传统文化色彩,即使是现代文阅读材料,也蕴涵了传统文化的许多因素,比如,传统手工艺、古琴艺术、高山流水、苏武牧羊等。
除此之外,本套试题还有如下特点:
从简考查基础知识
语文基础知识部分共设四个客观选择题。分别考查了错别字辨认、成语使用、病句辨析和语言的连贯等四个点。
汉字的读音、标点符号的使用、近义词的区分、文学常识等其他考点,没有单独考查,这避免了因基础知识考查过多而造成的繁琐。
字形、成语题涉及的材料普通而常见,使用频率高,没有生僻的词语,兑现了只考常用字的承诺。
语言表达的考查更加生活化
本部分三个题突出了对语言的简明、得体以及仿写能力的考查,回避了不少老师、考生猜押的所谓新潮、时尚的题型。
其中18题的材料是一张便条,是生活中常用的应用文。应用文的语言要求是简洁、准确、规范,而考题所提供的材料,乱用文言词语,不看对象,不论身份,不分场合,失去了应用文应该具备的基本交往功用。
20题巧妙地将比拟、对偶修辞使用的考查与仿写能力的考查套在一起进行,可谓一箭双雕。既经济又高效,较好地检测了考生的语用能力。
诗歌鉴赏重在对思想感情与艺术手法的把握。本题仍然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材料是宋代大词人苏轼的一首词《望江南》。读这首词,首先要借助于注解,明白本词写于作者在密州任上。作者登临超然台,眺望满城风雨,触动乡思,写下了这首词。词的上片重在写景,以“春柳”点明季节特征,以春水、春花将眼前图景铺排开来,满城风光,尽收眼底。词的下片重在抒情,寒食过后,正是清明节,应当返乡扫墓,但作者却公务在身,欲归而难归,只好自我开解,自我安慰,“休对”“且将”就是最好的解脱办法。这首词从“春未老”说起,谓春风、春柳、春水、春花充满春意,生机勃勃,作者自己却老大无成,所谓春未老而人空老。可见并不能真正“超然”,这种似是而非的境界,正是苏轼精神世界的真实体现。
情景关系,历来是古典诗词鉴赏的重点,命题者在众多艺术手法中看中考查这一点,可谓抓住了诗词鉴赏的关键。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