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国家重点学科
高考分数线
内容推荐
在线答疑
内容推荐
上海教育考试院解读2016年上海高考录取政策
2016-07-05
上海教育考试院
关注掌上高考


  12.在实行平行志愿的批次中,考生的档案能否同时被投到满足要求的多个志愿院校,由院校录取后,考生选择其中一所院校就读?

  不能。由于我们国家教育资源有限,为了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高考录取还是严格按计划进行,目前还不能做到一档多投,只能一档一投。

  对于考生个人来讲,在某一批次录取时,考生只能投档到一所志愿院校。一旦检索到考生所填报的某个志愿院校还有余额,就不再检索考生其后的志愿,实行一轮投档。

  13.达到最低录取控制线的考生,肯定能被投档吗?

  不一定。平行志愿录取时,根据考生的高考合成总分排序,按先后顺序依次检索考生填报的志愿,如果考生所填的志愿高校的投档数均满额后,档案就无法投出。所以虽然考生成绩达到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但考生如果志愿填报不当,还是有投档不成功的风险。

  14.平行的几个志愿投档有先后顺序吗?如被A院校退档后,还有机会往B院校投档吗?

  对考生个人来讲,其所填报的志愿在检索时遵循志愿,是有先后顺序的;对某一批次考生群体而言,该批次所有检索好的档案都是同时投出去的,各校录取也是同时进行的,当考生被投档到某一高校又被退档后,只能进入征求志愿环节了。即如果考生被投档到A志愿高校后又被退档,没有机会往B志愿高校及以后志愿高校投档,将直接进入征求志愿。

  15.当考生档案被投到某所招生院校,院校进行专业录取时是分数优先还是志愿优先?

  高 校的专业录取一般有“志愿优先”、“分数优先”、“专业级差分”等几种方式,高校在专业录取中是采取“专业级差分”还是“志愿优先”或“分数优先”,会在 高校事先公布的本年度《招生章程》中注明。当考生电子档案被投到某所招生高校后,招生高校将根据《招生章程》进行录取并确定录取专业。

  想要了解相关信息的考生可登录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公开平台”或相关高校招生网站查询,也可直接咨询高校招办。

  16.填报志愿时选择了“全部愿意调剂”,院校在录取专业前还会征求考生意见吗?

  如果考生在“愿否专业调剂”选项填写了“1”,表示全部愿意调剂,学校在专业调剂时不再征求考生意见,由学校安排。如考生此项填写“2”,则作不愿意调剂处理,若考生未被自己所填的专业录取,就将被学校退档。

  17.如果在某一学校志愿的“愿否专业调剂”选项中填写了“1”,即全愿意调剂,是在该学校的全部专业中调剂吗?

  不是。全愿意调剂是指在考生报考科类(文科或理科)范围内、志愿表中相应批次该校公布的在沪招生的专业中进行调剂。

  如某一文科考生本科某一志愿填报了B校,就只能在该校在沪公布招生计划的文科类本科专业内调剂,不可能被调剂到B校只招理科考生的本科专业中,也不能调剂到B校的艺术类专业,或未在沪招生的专业中,更不能调剂到其他院校中。

  18.原来填报志愿时选择了“愿意专业调剂”,被录取到不喜欢的专业是否可以放弃再参与下一批次的录取?

  不可以。考生被前面所填志愿录取后,后面填报的所有院校志愿就自然失效了,不可以再参与后面志愿的录取。因此考生在选择填写“全部愿意调剂”时应看清院校所有的招生专业。如果被录取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可以了解一下学校的转专业政策,不要轻易放弃当年就学的机会。

  19.未被本科高校录取的考生在高职(专科)批次录取时,与不填报本科志愿只填报高职(专科)志愿的考生有区别吗?

  没有区别。在82日—4日,所有未被录取的考生均可填报高职(专科)志愿,包括填报本科志愿未被录取的考生和未填报本科志愿的考生,录取时按照高考语、数、外三门科目计入总分,不再看考生“+1”科目成绩。

  20.投档给某院校的考生是否一定会被该院校录取?

  不一定。如果考生的体检、政审、语种、科目成绩等不符合高校的专业招生要求或填报专业志愿不妥,又不愿意调剂(包括志愿表中愿否调剂栏中的“3”、“4”、“5”), 在投档考生中因成绩排名靠后、所报专业额满等因素都有可能造成不录取而退档。比如,有的高校采取“志愿优先”的专业录取办法,在进行专业录取时,按专业志 愿归类顺序排队,这时,就可能出现分数较高的考生因第一专业志愿不能录取,而所填报二至六专业在其相应顺序前面已招满,考生又不愿意调剂或者有调剂限制, 就可能被退档;有的院校采用“分数优先”的专业录取办法,分数排在末几位考生就有可能被退档;还有的院校有校内加分,专业录取时以加分后的合成排序分录 取,可能会出现投档分数排位靠前,但没有校内加分,造成最后排序靠后被退档。

<< < 1 2 3 4 5 > >> 共 5 页
站长统计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推荐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16-07-14
中国教育在线 2016-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