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国家重点学科
高考分数线
内容推荐
在线答疑
内容推荐
2017年上海高考本科普通批次投档线公布答疑
2017-07-20
上海教育考试院
作者:
关注掌上高考


  2017年7月19日,市教育考试院公布2017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本科普通批次各院校专业组投档分数线(以下简称“投档线”),并就相关问题接受记者采访。

  1. 今年本市本科普通批次的投档录取工作是如何安排的?

  根据今年招生工作日程安排,至7月14日,我们已经完成了前期的综合评价批次、零志愿批次、本科提前批次、本科艺体类批次、地方农村专项计划批次的录取工作,录取考生9000余人。从7月15日起,我们开始了本科普通批次的投档录取工作,分为三个阶段:7月15日至18日为模拟投档阶段,协调高校调整各院校专业组的招生计划;7月19日为正式投档阶段,按高校确定并实际到达计划的1:1进行投档;7月20日至22日为高校录取阶段,各高校按照公布的招生章程开展录取工作。

  2.在沪招生高校情况如何?

  今年共有505所在沪招生高校(990个院校专业组)参加本科普通批次招生,招生高校的数量超过了往年。根据本市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推进情况,很多高校调整在沪招生专业,合理设置院校专业组,吸引考生报考。比如湖北大学,去年在上海仅设材料类1个专业,今年设置了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3个学校特色专业的招生计划,吸引力大为提高。

  3.今年投档结果呈现哪些特点?

  尽管今年的高考总分构成、志愿填报时间、投档录取办法等都不同于往年,但从投档结果来看,上海高校的整体位序并未发生改变,外省市高水平大学的整体位序也基本保持稳定,说明考生对高校的认知基本一致。另外,由于实行了以院校专业组为核心的志愿填报和投档录取方案,使得不同高校的院校专业组之间呈现投档分数交错的现象,考生的个人选择性得到了体现。

  4. 今年本市首次实行考后填报志愿,是否对投档结果有影响?

  今年本市实施考后填报志愿,基于市教育考试院提供的高考成绩分布等各项信息,考生能更从容地对高校的招生信息进行分析,使得志愿填报的针对性、精准度显著提高。同时在各高中学校的有效宣传和精心指导下,考生通过3月和5月两次模拟填报志愿,熟悉了以院校专业组为核心的志愿填报及投档录取办法。

  从正式填报数据分析看,超过50%的考生填满了24个院校专业组志愿,绝大多数考生均能很好地采用“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平行志愿填报策略。投档结果显示,满足第1志愿至第3志愿的考生约占12%;满足第4志愿至第10志愿的考生约占50%;满足第11志愿至第17志愿的考生约占27%;满足第18志愿至第24志愿的考生约占10%。从中可以看出,24个院校专业组的设置合理且必要。

  5.外省市高水平大学的报考情况如何?

  今年在沪招生的外省市高水平大学均一次投满,生源充足且良好。这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是外省市高水平大学积极在沪开展宣传,展示高校的办学特色及专业水平,并在沪设置本校的特色专业或适应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使得考生和家长对高校的认识不断加深;二是本市考生对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愿望强烈,加之全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地缘因素已不再是阻碍考生选择的首要因素。

  6.从投档结果看,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现象?

  与往年一样,仍有4%左右的招生计划缺额,同时有相当的考生未能成功投档,说明对接受高等教育的不同认识影响了志愿填报的匹配性,我们将在征求志愿阶段再次提供考生与高校互相选择的机会。

  除个别高校外,本市高校的投档线基本都高于本科控制线,尽管此现象在往年也出现过,但是今年实行的考后出分志愿填报很有可能加剧了这一现象的产生。

  7.同分考生如何投档?

  我们对“同分考生”的定义,是他们得满足三个条件:

  (1)首先满足高考总分的相同,即由语、数、外三门统一高考成绩和考生自选的3门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成绩合成的总分相同;

  (2)其次满足以下同分排序规则下的位序相同:

  第1位序:比较考生的语文加数学两门合计成绩高低,高者优先;

  第2位序:第1位序同分者中,比较考生的语文或数学中单科成绩高低,高者优先;

  第3位序:第2位序同分者中,比较考生的外语成绩高低,高者优先;

  第4位序:第3位序同分者中,比较考生的选考科目中单科成绩高低,高者优先;

  第5位序:第4位序同分者中,比较考生的选考科目中次高科成绩高低,高者优先;

  第6位序:第5位序同分者中,比较考生志愿顺序,按各自顺序分别投档。志愿顺序相同的同分同位考生执行同时投档。

  (3)再者满足填报的志愿相同;

  我们对参加本科普通批次录取的考生进行了数据分析,没有发现同时满足以上三个条件的考生。每个考生经平行志愿排序后,均获得了唯一确定的位序,即使是同分考生也不“同分”(或“同位序”)。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