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的毕业典礼,是属于你们的重要时刻。首先,我代表学校祝贺你们学业有成!祝愿你们从交大出发,创造美好未来!
四年的时光珍贵而难忘。你们在交大收获了人生中第一个学位,在青春芳华中收获了成长。你们褪去了进校时的青涩,建立了完整的知识体系,具备了服务社会的能力;练就了独立思考的素养,形成了成熟的价值观。大学是育人的苗圃,历经了大学生活,你们已经长成了青葱的树苗,即将前往更广阔的土地,开始新的生长。到了新的环境,同学们不可避免要面对许多现实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要把“根”扎好。如何在扎根中生长?我想给大家三点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启示。
第一,根要扎得住。我们常说,十年树木,树的成长有其内在的自然规律。拿银杏树来说,民间就有“三年存活不算活,十年白果始结成”的说法。银杏的根系对其生长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扎在土地里的根没有长好,即使能够萌生新芽,也终究很难长大。树的生长需要把根扎住,人的成长同样如此。毕业之后,大家无论是继续深造还是直接就业,随着时间的推移,一般都会面临两次“人生选择”。第一次是三年左右,在适应新环境之后,要能沉住气。看似精明地跳来跳去,反而错过了滋养生长的最佳时期。第二次选择是在十年左右,在一个单位坚持十年,交大毕业生都能够成为单位骨干、独当一面,这时候还能不改初心,继续沉淀下去,终将练成真本事,有大作为。
每届交大毕业生中,都有很多选择扎根的典型。09届博士生朱明华,因行业情怀来到江南造船厂。他在工厂车间摸爬滚打,抱着“做难事必有所得”的信念,与生产线、切割机、油压机都成了“兄弟”,带领团队挑起三维体验平台项目的大梁,在数字造船的征程中奋进。他无视其他单位向他抛出的橄榄枝,把自己的事业与江南造船厂的发展紧紧结合在一起,一心要和团队一起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在中国造船业的转型发展中展现风采。
同学们,“志不强者智不达”。人生之路从来没有“最优解”,步步最优、未必全局最优,精打细算不如埋头实干。交大人的务实,不是只求实惠,而是步履坚实。我希望大家不要迷茫虚度,而要扎住事业之根、人生之根。
第二,根要扎得广。一棵树的根系有多发达,枝叶才能有多茂盛。大榕树不仅有深扎于土地里的“营养根”,枝干上还能长出数千条的“气生根”,根枝相连、枝叶延展、浓荫葱郁。对于人的成长也有启示,选择了一份事业,既要能扎好主根、沉心做事,也要能不断拓展事业、焕发勃勃生机。
我们学校的丁文江院士就是扎根轻合金材料研发,又不断开疆拓土的典型。丁文江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从事镁合金研究,尽管镁合金材质比铝合金更轻,但易燃、软质、不稳定等缺点,使得他很难被尖端工程应用。丁文江和他的团队不断尝试探索,把镁和稀土巧妙结合,突破关键技术,研制出高性能的重稀土镁合金,为我国航空航天与国防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近年来,他还在镁基能源材料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果,做出了新的文章。
本科毕业,你们当中有一大批同学选择了在学术道路上继续深造、孜孜以求,你们身上不仅要有交大人的“实”,也要有交大人的“活”,不是简单的灵活讨巧,而是保持创造活力。要把根扎得更深更广,以敢为人先的精神,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在每一次的自我超越中,实现新的跨越!
最后,希望大家始终不要忘记,为了什么而扎根。我们的钱学森学长在西北工作时,崇敬戈壁里的胡杨林。在茫茫沙漠,胡杨是抵御风沙的英雄。他们把根牢牢扎在最需要的地方,任凭烈日暴晒、风沙吹打而千年不倒。数棵胡杨就能固沙数亩,一片胡杨林就构筑成强大的绿色屏障,他们的根紧紧相连,调节气候、涵养水源,把沙漠变成绿洲。在胡杨身上,既体现着倔强生长的美丽,也诠释着奉献担当的豪情。
今年5月,我参加湖南校友会成立大会,刘友梅院士这一代人的故事让我感触很深。1961年,刘友梅和交大机车专业的一批同学分配到湖南株洲。那时的株洲还是一个不为人知的小城,只有一个修理蒸汽机车的株洲田心机车厂,如今成为中国电力机车之都。正是在他们这一代人的努力下,株洲这个“火车拖来的城市”已经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工业城市。刘友梅和他的同学们扎根在这里,发扬着这座城市的“火车头精神”,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研制了四代电力机车, “韶山4”重载电力机车、“韶山8”快速客运电力机车、储能交通车辆、“中华之星”等系列化产品,就是刘友梅院士这一代人留给株洲,留给国家的宝贵财富。
同学们,青年就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扎根既是为了个人的茁壮生长,更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只有一代代青年,在各行各业扎根奋斗、击水中流,我们的国家才能繁荣昌盛,我们的民族才能辉煌永续!宁为深山树,不做温室草!这是交大人应有的气节和担当!
今天,在这个新时代,历史的接力棒将交到你们的手上,我希望每一名从交大出发的同学都能够把根扎住,把根扎广,把根牢牢扎在祖国的大好河山,不负人生韶华,不负时代使命。
将来无论你们的枝叶延展到哪里,母校永远在这里守望着你们的成长!愿你们枝繁叶茂,终成栋梁之才!
谢谢大家!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