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标准
大专以上助学金全部“翻番”
实施自强助学工程,向困难残疾学生和困难残疾人家庭学生子女发放自强助学金,是市委、市政府重视残疾人教育、加强对残疾人助学力度的重要措施。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为了加大助学力度,从2013年起,成都市大幅提高了“自强助学金”的资助标准。
调整之后,在学前教育机构内接受学前教育康复的受助对象,助学金标准为每人每年500元;在小学(包括特殊教育学校)就读的受助对象,助学金标准为每人每年500元;中学在读受助对象,包括普通教育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的初中、高中、职业中学和职业中专学生,助学金标准为每人每年1000元;大专、本科、研究生阶段的助学金标准分别为每人每年3000元、4000元和5000元。
根据预算,2013年将有近2000名残疾学生或残疾人家庭的学生子女受到“自强助学金”的资助。为此,市残联要求各级残疾组织,要多渠道多方面拓展扶残助学途径,确保每个残疾人家庭都能了解这项政策,确保每一个符合条件的学生都能及时得到帮助。
同时也希望社会各界继续对困难残疾人平等接受教育的问题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和社会团体加入到扶残助学的行列中来;各位受助学生能够继续发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精神,把党和政府的关怀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勤奋学习,用知识和技能改变自己的人生。
【帮残助学·圆梦】
自强模范研究生
一路见证并受益“自强助学金”
正在电子科技大学微波工程系就读的硕士研究生陈兆丰,2013年再次被列入扶残助学计划。作为身残志坚的“自强模范”,陈兆丰一直见证着成都市帮残助残工作的发展,也始终从中得到帮助。“去年是2500元,没想到2013年涨到了5000元,翻了一番。”
上四年级的时候,陈兆丰和同学玩耍时不小心摔伤,导致“左腿闭合性骨折”,后被认定为三级肢体残疾。忍受病痛折磨的同时,他并没有放弃对知识的渴求,躺在病床上自学完小学所有的课程。后来,他坐着轮椅走进初中、高中的校园。2008年的夏天,经过五次手术后的陈兆丰以669分考入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并进入“英才计划”实验班,后又被电子科大保送为硕博连读研究生。此间的每一个学习阶段,陈兆丰都得到了“自强助学金”的资助。
“我是不幸的,但又是幸运的。因为我有为我付出的父母,有关心帮助我的各级残联组织。”陈兆丰说,在每一次遭遇困难的时候,他们都会及时地向他伸出援助之手,是他们在他面临绝境时给予了他克服困难的坚定信心。
现在,陈兆丰也成为了一名爱的传递者。他与蒲江县当地的一名高一残疾学生结成了学习对子,把自己自强不息、乐观向上的精神传递给他,“作为一名残疾人个体,不仅要自强不息,还应该携起身边的残疾人朋友,与他们一道共同为美好未来而奋斗”。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