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师范大学地处祖国丝路名城乌鲁木齐市,建校三十多年以来,已经发展成为专业门类齐全、办学层次较高的新疆重点大学。现有教职工1734人,其中专任教师1167人,教授151人、副教授369人;硕士生导师542名,博士生导师31名;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296人、硕士666人,在读博士155人。学校教师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7人,全国优秀教师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7人,自治区“四个一批”专家3人,自治区“天山英才培养计划”25人。
学校现有各级各类学生30854人,其中普通本专科生15664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8666人,占55.3%)、研究生3036人(其中博士研究生66人);成人学生8421人;预科生2989人;留学生744人。学校现有23个学院,本科招生专业58个;1993年教育部授权我校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3年授权招生专业硕士研究生,现有1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9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以及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艺术硕士、体育硕士、翻译硕士、社会工作、计算机技术7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和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点,硕士及本专科专业覆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10个学科门类。2013年,新增博士学位单位项目建设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验收通过,于2014年实现招生。现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学校现已形成包括研究生教育、普通本专科生教育、预科教育、中小学教育、成人继续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留学生教育、汉语国际教育、双语教育在内的较完整教育体系。
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现有教职工82人,其中教授14人,博士12人,在读博士6人,在读硕士研究生及本专科学生1000余人。学院已形成体育教育、体育教育(足球方向)、运动训练和表演(体育艺术表演方向)四个本科专业(方向),同时还承担着全校公共体育课的教学任务。目前体育教育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自治区特色品牌专业,体育教育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团队为自治区优秀教学团队。学院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设有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四个专业,是目前新疆唯一能够培养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高等学府。体育学科为博士授予权建设单位支撑学科、自治区重点学科,体育人文社会学为自治区重点学科、校级优先发展学科,学院还拥有自治区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新疆民族体育文化研究中心。
一、专业介绍
专业名称:运动训练
培养层次:本科,学制4年
培养目标: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指导,紧紧围绕“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广适应、重创新”人才培养目的,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新疆实际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热爱体育事业,掌握专项运动教学、训练、竞赛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较强的专项运动技能和运动训练指导及竞赛组织能力,能胜任专项运动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且具备一定体育科学研究高素质体育运动应用型人才。毕业后适宜到各级体育部门、企事业单位相关部门、各类体育运动学校、中小学校及健身俱乐部从事体育运动管理、训练和科学研究工作。
二、招生计划
拟在全国招生60人,文理兼招,不做分省计划,计划类别为汉语言类,实际招生计划数量以自治区教育厅最终审核公布为准。
三、报考条件
符合2018年高考报名条件,且已参加生源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组织的高考报名的学生;具备速度滑冰、田径、篮球、足球、排球、沙滩排球(二人制)、乒乓球、跆拳道、拳击、柔道、摔跤、技巧、射击、射箭、马术、举重、羽毛球、网球、体操、击剑、自行车体育项目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技术等级资格(审批日期截止冬季项目为2017年12月31日,其他项目为2018年2月28日“运动员技术等级综合查询系统”公示的数据信息);身体健康。
注:报考我校第一志愿考生,因运动员技术等级系统(含2009年7月1日前的证书)等原因无法正常报名的考生,需填写报名申请表,并在3月15日12:00前将表格报送招生办公室。
四、报名要求
1.报名时间:冬季项目2018年1月1日12:00至1月15日12:00;其他项目2018年3月1日12:00至3月15日12:00
2.报名程序:
(1)网上报名:考生可登录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www.ydyeducation.com)及APP(体教联盟)中体育单招考试管理系统进行报名。
(2)缴费:考生依据体育专项考试的收费标准和生源所在省级招生考试部门文化考试收费标准,在报名截止时间前在线完成缴费。
(3)打印文化课准考证:考生于4月15日12:00后登录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及APP(体教联盟)中的体育单招考试管理系统打印文化考试准考证。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