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国家重点学科
高考分数线
内容推荐
在线答疑
内容推荐
浙江:2007年高考语文冲刺备忘录
2007-05-24
作者:
关注掌上高考


  强练内功,狠挖“得分点”

  临考前,在系统复习的同时,要有强烈的增长意识。

  高考语文卷的增长点主要在以下三大板块:一是14道单选题。每题3分,是拉分的关键部位。

  二是书面表达题。它分设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鉴赏和语言表达题中,综合考查语言的分析、概括、整合能力,在指向性、针对性、完整性、技巧性等方面对考生提出了较高要求,又受着评分主观误差影响,多题积分就会拉大得分差距,考生在答题时当慎之又慎。“试验田”中的语言表达,每年都会设计一些新题型,如去年高考浙江卷的23小题:某作家来校举办文学讲座,要求作为听众写出读作家某一作品的感受和向作家提出一个能引起师生感兴趣的问题。命题利于检测考生的文化积淀与语文涵养的实际功底,又与生活相联系,体现了较好的选拔功能。

  三是作文题。近三年来浙江卷较多倾向于人文因素与哲学思辨,能否将话题拓展到能让考生施展文学才华更广阔的空间,让话题既有审题的限度,又有充分发挥才情的余地,如果这样命题,考生就不能过分随心所欲。浙江省高考语文作文阅卷大组组长陈建新教授关于“要以我手写我心,反对伪文化作文,应当真情为文”的一席评判导向的话应当引起广大考生的高度重视。今年的作文命题将会更好地体现关注人生、关注社会、关注成长的立意,在观照洞察外部世界和反省求诸内在心灵两个点上做足文章。

  注重实战,不失“硬伤分”

  在考场实战中,应重视不失“硬伤分”,努力做到“寸分必争”。

  考场“硬伤”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作文标题的拟制。高考命题除既定题与选题作文外,更多的是要求考生自拟文题。从评分标准看,不拟文题一律扣除2分,实际上无题作文在评卷时远远超过这一分值,有道是“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二是审题是否准确。有的考生忽视限制因素,不顾主旨命意,不注意话题作文往往由“话引-话料-话题-话框”四部分构成,结果出现跑题或偏题甚至离题。三是入题过慢。考场作文既然有时间和字数限定,加上评卷等客观因素,如果主体内容“千呼万唤始出来”,或开头一味照搬原材料,这些做法都会影响到实际得分。四是结尾的处理。一篇好的文章,结尾当如“豹尾”,简省有力,或如“撞钟”,余音绕梁。可有的考生因驾驭能力不足或时间逼紧,当断不断,草草收兵,给阅卷者留下不完篇的印象,丢掉不该丢的分数。五是卷面的整洁度。有的考生平时未能训练这类硬功,或随意增删,或错别字连篇,或字迹模糊潦草……殊不知评卷者往往惜才如命,遇到这类卷子,因第一印象不好,给分普遍较低。六是字数问题。评卷者往往突破“少50字扣1分”的评改规定,字数少了当然要扣分,多了也会因臃肿不堪,易生反感情绪,落得个“吃力不讨好”的结局。

  引内联外,力求“针对性”

  高考命题与评改,受客观因素制约,难免有误差。如果考生答题时,注意到命题的意图与评改的特点,就能多拿分。命题强调选拔功能,注重迁移能力。从评改角度把握,考生不妨选择针对“采分点”的判题方式,有意识地答题,避免差错与失误。如去年高考浙江卷的第15题,这道试题给出了三个文言句子,要求翻译成现代汉语。答题时可以先从宏观上把握文言翻译以直译为主的要求,再从微观入手,译“吾为物所苦,亟起索烛照”一句时,注意“内引”,将课内读过的“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译如“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而成的威势胁持啊”(高语第三册苏洵《六国论》)加以联系对照,落实好“为……所”表被动的句式特点,并注意到“亟”前主语转换的省略现象,添加上“你(小童)”,这样翻译即大功告成,表达自然也会得心应手,水到渠成,将全句译如“我被小虫咬得难受,(你)赶紧起来找蜡烛照照”。考虑到这是一道主观题,在判分时又带有一定灵活性,如将这句译如“我被什么东西困扰,(你)赶紧起来拿蜡烛照照”,虽与原参考答案有些出入,也不至于被扣分。又如2002年全国卷的文言译句“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只有针对“及”与“尽”这两个采分点准确翻译,才能得高分。如果译如“死的时候……大家都为他哀悼”,尽管大意不错,因忽视了采分点因素,漏译“及”(等到)和不能准确译出“尽”(竭尽)或以为“尽”与“皆”都当做“都”讲而出现混译情况,也就不能得到满意的分数。(吴杰)

  (作者是浙江省金华一中高级教师、全国报刊协会语文课堂教学分会会员、浙江省重点高中语文界联合体首席会员、浙江省青年语文教师四项基本功竞赛高中组一等奖获得者、吉林教育出版社高考金四导丛书编委会副主任)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