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而“超”凡,舍小而取大
——西医˙民智˙改革
从门庭冷落的中药店到人满为患的西医门诊,从千年之久对中医的笃信中开始接受和信任西洋医术,(画面:从熬煎烧煮、药香熏人的天然草药到精细萃取、科学合成的各色丸药)我看到一个伟大而闭塞的国家如何走出小国寡民的“桃花源”而开放胸怀、走向世界。
我想大多数读者只会感叹梁先生胸襟广大、善于容人,然而却忽视了他为医生登报开释的真正原因,是担心国人质疑现代西医,一直盲目相信传统医学中封建闭塞的部分,难以接受现代的文明、西方的科学。在此,我才领会到一个改革家舍小取大、舍生取义,牺牲自己以求启发民智的大智慧、大勇气。
梁先生告诉我们的,绝不仅仅是选择相信西医,更是面对西方先进科学、工业文明时的态度。其实,五千年的文明给我们的既是自信,也是自大。作为一个改革家,他带领仍然沉醉在过往荣光里的我们,看到了传统与现实、闭塞与开放中所产生的科学、思想上巨大的差距。如果我们不能直面自己的頹势,则将在现代科学的快速发展中愈加落后受制。
然而,是凡对旧势力、旧思想的革新都必然会触动利益,改革必然会有牺牲。楚国改革的失败和屈原投身汨罗的悲壮,庆历变法后范仲淹贬官邓州和心系天下的名篇,谭嗣同戊戌变法的失败和“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情,让我看到变法、革命、创新中与旧势力对抗时勇者的精神,看到了永堪后人效法启蒙者牺牲的精神。
诚然,我们要以壮士断腕的悲壮来面对改革,然而牺牲者大矣,如若我们没有从牺牲者的身上汲取精神的给养,真正懂得开眼看世界、竦然省自身,则使牺牲者泉下遗恨。手术失误的医生固然应该承担责任、接受惩罚,但相比毫无可以挽回的手术和正要改革者们为之努力的启发民智,梁先生的选择既精打细算又眼光长远,让后世的我们钦佩其舍生取义的担当。
历史中无数的改革如此,现实的改革依然如是。今年是中国政府深化改革的第二年,在面对既有利益的时候,“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要困难”,正是形象地道出了改革的困境。我们需要有梁先生这样牺牲自我、求全大局的改革家的精神,也需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个体意识,能够舍小取大,以家国利益为己任,以天下兴忧为胸怀。只是这样,才能从过往“看客”似的生活状态转变为勇于对落后陈旧思想说“不”的斗争者的形象。
其实,一个国家的觉醒,往往源自于知识分子的对外求索。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拥有更加先进的条件去认识世界和改造自己,也拥有更多的自我意识甚至自私自利,伟人的取舍让我懂得放下自我成就大我,那是集体的利益、社会的使命,甚至去影响身边的人能够共同追随启蒙者的行为,实现现实世界中为家为国的抱负。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