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国家重点学科
高考分数线
内容推荐
在线答疑
内容推荐
2016年高考倒计时8天 语文突击提分攻略
2016-05-30
梅州高考资讯
关注掌上高考


  材料作文的审题要注意以下几点:1、抓住材料的对比实质,它往往是揭示问题的关键。特别是多则材料,若它们的内容又具有对比特点,那么抓住对比实质尤其重要。2、抓住材料的关键语句。一般来说,材料中总会有一两句暗示意旨的语句,或抒情、或议论、或对话,审题时要抓住。3、抓住材料的形象寓意。有些材料中描绘了形象,尤其是寓言故事,这些形象往往象征了现实社会的某类人或事。抓住了形象中的寓意,才算吃透材料的实质。4、抓住材料的哲理情趣。审题时要善于运用哲学观点,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思考、探究材料的哲理意旨。5、抓住材料的符号含义。如算式、漫画、特殊图案等。这些符号大多有其暗示或象征意义。审题时要结合其构图特点、文字说明,充分展开想象和联想,准确把握其内在含义。

  总之,审题要力求做到不漏、不改、不误。所谓不漏,即全面审题,不遗漏任何要求;所谓不改,即准确审题,不随意改变试题的要求;所谓不误,即正确审题,不误解题目的要求。

  高考作文里那些语言低幼化、构思平板化、立意谜语化、内容庸俗化、书写随意化的作文,会破坏老师的阅卷情绪;而那些观点鲜明、扣题紧密、表达干练晓畅、过渡紧凑、书写工整清晰、凤头猪肚豹尾的作文备受阅卷老师的青睐。

  考生要学会审题,准确立意。立意准是得到内容分的基本前提,若审题失误、角度失当、立意失明,即使语言再有文采,事例再丰富新颖,最多也只能得到基本分。培养冷静、客观、全面理解材料的良好习惯很重要,这是高考作文得高分的基本点。高考作文的总体走向是贴近生活,关注社会,发展个性,突出人本,鼓励合理的创新。考生在表述中不能没有对事物内涵、价值、意义的揭示,叙写事件一定要明晰深刻,阐述观点一定要追因究果,不能简单地罗列现象材料。对于材料作文,务必要准确抓住材料的主旨,紧扣材料主旨和规定话题立意。

  立意时要跳出四个小圈子:一是跳出物质性的小圈子,进入精神世界理性思考,使思想有高度; 二是跳出个人小圈子,从他人、社会、国家乃至人类的视角上思考,使观点有高度; 三是跳出眼前的小圈子,适当进入历史的昨天与前天,以古谏今,使见解有深度; 四是跳出生活现象的小圈子,进入文化层面透视社会文明,使思维走出简单肤浅,进入哲思睿语。

  文章的主旨、结构、形式等方面力求显赫,目的是让阅卷教师一眼就能够把你的文章看得清清爽爽、明明白白。主旨可以通过首括句,将文章所要传递的主要观点、见解、主张等呈现给阅卷教师。结构可以采用层进式、并列式、对比式等,给阅卷人以鲜明、深刻的认知;还可以运用排比句(段)、拟人、设问等修辞,使阅卷人对你的文章结构一目了然。形式可以把每段的主旨句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概括出来,放在段首; 或是把哲理句、体现文章中心意思的得意句独立成段,这是文章的采分点,能够使阅卷人眼前一亮。

  阅卷人对文章最后部分比较重视,并往往会在脑海里留下总体印象,从而定下文章的档次。考场作文要获高分,结尾一定要和开头呼应,做到首尾圆合,结构完整。

  细节决定成败。这里的细节,也指文面清洁,书写工整,字体不要有大有小,或是超出格子,或是“躲”在格子的一角,看起来刺眼或别扭、费眼神;尽可能地避免错别字。写完后,时间允许的话,最好能通读一遍,借助语感,对疙疙瘩瘩、表意不畅、不明的地方稍加改动,以不影响意思表达,阅卷教师能够看懂为原则。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对作文的得分起着无形的决定作用。

<< < 6 7 8 9 10 11 12 > >> 共 16 页
站长统计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