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da姜慧玲:无论科技方式还是书信方式,都各有传播优劣势,各有存在的合理性和缺点。传播方式的不同还不算是最关键的事情,关键是主体人如何使用和传播什么内容。比如“最美司机”,无论看电子新闻还是纸质新闻我都会深受感动地眼睛模糊。真善美的内容才是王道!
Uncle熊安扣:记得读书时,每周拿出一张信纸给父母写上一封家书,尽管当时通信已经很发达,一条短信可以解决。当我在信封上贴上了邮票,把装满温馨的文字投到邮筒,我会心一笑,仿佛看到父母拿起眼镜读信时开心的样子。虽然一个电话,一条短信会很快传递一条消息,但减淡了那一份情感的酝酿。
我-宅婆张:晚饭时聊起此题,老娘问我“你觉得书信可以被取代吗?”我说“不能”;然后我娘马上反问我一句“那么,你嫁去外地那么久,写了多少封家书给我们呢?”——原来,不是烽火连天时,家书也是抵万金的……也许,你可以用现在流行的方式与恋人朋友交流,但也请记得用父母所能接受和熟悉的方式与之沟通!
娜宝子的秘密:书信代表的是时代的记忆。以前没有别的联络工具,能收到远方的书信,当然高兴。只是如今科技发达了,对那些快节奏的人们来说,本来打个电话一分钟就能够说清楚的事情,谁愿意花上十来天等一封信?谁又能说打电话、发短信的联络来得不够真挚?关键在人心,打动人的永远是真心。
纤细_和蚊子搏命中:科技让生活更便捷,更能适应这个生活节奏逐渐加快的社会;书信让情谊更深厚,更能让感情沉淀心底回味香醇。但是文字承载的永远是感情,不论是1和0的组合还是横竖撇捺的架构,真正打动人的都会让人铭刻在心。
水墨流风:小学三年级,爸妈去江浙打工,那时候村里还没电话。寄回的第一封信,几页纸,满是圆珠笔的字,一遍遍读给妹妹听,思念漫过心口。回信,借着灯光,不识字的奶奶半躺在床上口述,我执笔,妹妹查字典。每一封家书都是深藏在心底的温暖场景,伴我一生,电子邮件无法取代!
吕群山律师:提笔忘字不是我的错,不翻手机你让我怎么活;都是网络惹的祸,白卷是唯一的结果。高科技不是解脱是堕落,我的作文还要不要作?
鲢鱼粥:电教化、电子化都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可是提起笔有多少常用字都是我们需要犹豫的?无论是纸质书还是电子书,文字流光溢彩,让人感到喜悦、悲伤、同情抑或是愤怒?善用科技,善待历史,尊重中国几千年来象形字所凝聚的我们的智慧,用电子技术保存文献,用笔写出优美的语言。
让子弹不飞:夫科技者,科学与技术之谓也。科学者,发乎逻辑理性,本于实验观察,盖人类所构之最诚实可靠之知识系统耳。技术者,科学之应用耳。科技之惠于人者,不可胜数,予不赘述。然则科技可有弊乎?一则曰科技乃有边界者也,二则曰科技须伏于伦理信仰之导引。舍此则科技乃无惠于人者也。
皇天不负520: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印记,只是选择多了,愿意选择的人少了。动动手指,我们能在瞬间传递自己的祝福,可是收到祝福的人却看不到曾经熟悉的笔迹,也嗅不到还带着指尖温度的淡淡馨香;我们可以在瞬间连线远方的思念,听到远方的声音,甚至看到远方的人,却失去了天涯尽相思的含蓄温婉与浓烈。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