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发表”式“微写作”“微写作”还可以用在比较长的记叙文阅读中。在比较长的课文中运用“微写作”的方法,不但有助于弄通记叙的要素,梳理课文内容,弄清文章结构,整体感知课文,还有助于注意练习学生的简要叙述和概括事件的能力。比如,在教授《月亮上的足迹》一文时,因为文章很长,且有很多时间性词语,并且有的时间还精确到了秒,非常详细地记下了登月的全过程,为了让学生了解登月的过程,并体会这种写法的作用,老师做了一个假设,让学生写太空微博,“假如你是首位登上月球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请你用微博把登月过程中的所做所见所感快快告诉地球上焦急等待登月好消息的人们吧!”老师给出示例:“1967年7月16日,我们吃完早饭,三人健步来到发射塔架下,马上就要发射了,这将是人类历史上最为遥远的一次旅行,发射13小时30分后,我们就要平静地进入梦乡了,我们必须好好休息,因为成功登月,没有良好的体力和精力是不行的。”然后依次给出学生写微博的时间:“1969年7月19日晚上8 点33分......1969年7月19日晚上9点32分.....1969年7月20日早上7点32分......1969年7月21日凌晨5点17分 40秒......1969年7月21日11点56分20秒......1969年7月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 1969年7月21日凌晨5点56分20秒……1969年7月21日上午6点35分……1969年7月25日凌晨1点35分8秒……”样时间性很强的写作,不但让学生扎实地走进文本,理清了登月的过程,避免了枯燥的段落划分和分析,而且还让学生真正体验了怎样把一件事情叙述得完整生动,从而理解”月亮上的足迹“的深刻内涵。
“文中选文”式“微写作” “微写作”还可以用来提炼文章,体会并掌握一些写作技巧。比如《爸爸的花落了》一课,我们可以把它提炼成一则日记,或一篇短文。这篇课文记叙的是英子小学 毕业的某一天,在写这个事情的过程中,不断穿插一些事情而而构成的,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让学生把毕业典礼的有关描写画出来,摘出来,连缀成文就 是一则非常好的生活日记。这些内容一旦摘出来,文章的写作技巧也就出来了,那就是“穿插”。接下来再欣赏“插叙”在本文的作用,就会水到渠成,学生就会从 写作的角度,深深体会到“穿插”的妙处!正是“穿插”,使这篇文章的内容无比丰盈,同时学生们也会明白,为什么此文的题目是《爸爸的花落了》,因为爸爸的 花贯穿了英子成长的各个阶段。这样,这里的“微写作”的训练就有了一箭数雕的作用。
“拓展延伸”式“微写作” “微写作”还经常出现在课前的导语或课文讲完后的拓展延伸里的。关于导语,老师们常常这样设计:“如果你是老师,要讲某一课,你会给本课设计怎样的导语, 试写一写!”这种“微写作”会促使学生走进文本,深入文本,做好课前预习。拓展延伸里的“微写作”,有助于学生学习后的思维提升。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