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2024年高考作文模拟试题及范文赏析(七)
2024-05-24
掌上高考
作者:
关注掌上高考


温馨提示:模拟志愿填报用掌上高考,信息丰富准确,一键生成“冲-稳-保”志愿。点击此处,开始精准填报吧!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3年12月22日,第七十八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并通过决议,将春节确定为联合国假日之一。春节正在走向世界,世界也在热情拥抱春节。这赋予了传统佳节以更深意蕴、更多意义。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例文:

  美哉中国节,融通世界年

  “中国节”在第七十八届联合国大会上成为“世界年”,意义斐然。春节的华光照耀世界,而世界万邦的习俗也丰富春节的内涵。于此可见,文化交流少不了本民族的文化自信,亦离不开各民族的民心相通。文化共荣于互鉴之美,“中国节”融通成“世界年”,纳万邦之俗,方可成华夏同春。

  佳节通于世,薪火相传、历久弥新,文化自信溯其本。“中国节”走向世界,文化自信是不可磨灭的底气,源远流长便是文化自信中的锐气。唯有在保护和传承有序中坚定文化自信,方能让更多的中国文化走出国门。

  “中国年”成“世界年”,东方文化走向世界,其后多是 民心相通、文化交融。

  《韩非子·说林上》曾言:“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中华文化有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也使得世界得以窥见中国文化之美。从驼铃阵阵,张骞“凿空”丝绸之路始,再到宋时的海上丝绸之路,至今演变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华文明在民心相通间走出去,长安可以遇上罗马,孔子也可以遇上苏格拉底,东方丝绸也可包裹西方银器。文明交流的本质,在互融,在共通。春节成为“世界年”和瓷器被冠以“China”之名殊途同归,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也让世界看到了良好的中国形象。

  世界吸纳中国节,是开放包容、合作共享的文明胸怀使然,纳万邦之俗,成华夏同春。

  “静止自守的文化只会沦为一潭死水,而只有不断推陈出新,我们的文化才能保持活力、走向世界。”同是春节,世界各地的呈现形态并不相同:越南喜欢好运祝福的花,韩国则以白色信封盛装压岁钱,马来西亚则强调“捞生”,寄予一年的风生水起。同节不同庆,同习不同俗,这是文化多样和文化共荣的体现。春节既已走向世界,吾辈更应以世界的胸怀来看待外国节日,“谈圣诞节色变”大可不必,西方节日在不失去文化自信的同时,也应给予合理庆祝的土壤。东西方文化有差异,这是人类文明多样性的体现,但是既已走向世界,便应该把东西方文化置于同一层面互相尊重、了解,这既是文化自信的体现,也是文化多样的重要推手。纳万邦之俗,华夏便可同春,心怀包容,方可春色满园。

  万家团圆、辞旧迎新,“中国节”终成“世界年”。在21 世纪国与国日益相互依存、命运与共的时代背景下,世界拥抱春节,春节也在期待拥抱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推荐高校

    推荐学校

    中职院校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24-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