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2024年高考作文模拟试题及范文赏析(四)
2024-05-24
掌上高考
作者:
关注掌上高考


温馨提示:高考结束,你的分数能上哪些大学和专业?点击此处,快来测一测吧!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如今不少中小学生都有一周每天每个时间段的自律打卡本或自律打卡表,用各种色标记全天时间轴;一些青年参加了诸如 30天运动打卡训练营或百日阅读自律营,每天标记这是完成的第几天,距离目标还差几天:一些成年人每次吃饭都会带上一台电子科,计算食物精确到克来控制热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生活数字化,并把这种新方式命名为“量化生活”。

  量化人生目标、精确时间管理让人生具有目标感、掌控感,但也带来了一些思考:人的生活究竟能否被量化?人生必须量化吗?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例文:

  生活追求量化,人生非必幸福

  “量化生活”一词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人们既感叹于生活也能被量化的同时,也不禁发出疑问,量化生活是否等于幸福生活?我认为,充实而又幸福的生活,不能仅仅依靠量化来实现。

  量化生活的出现,暗含了当代社会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当代社会的特点即“快节奏”。虽然物质生活早已富足,但人们却并没有对生活得到满足。如何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找到幸福,于是人们将目光投向于科技。“量化生活”即为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与高科技、快节奏的时代特点融合产物,通过科技将生活转化为数据,再将数据达到预期值,即达到了所谓的“理想生活”。

  量化生活提高了生活之效率,但未必提高了生活之质量。

  一方面,我们不可否认,量化生活大大改善了我们的生活习惯,提高了学习和工作的效率,有针对性与计划性的做事。但另一方面,过度的量化反而使我们压力倍增,毕竟,生活中总是有些事物是不能被量化的,如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若亲情,友情被冰冷的数字代替,那么人们就会失去人类最本质的情感走向,孤独与空虚。并且,计划被打乱的烦躁,目标未完成的气馁,在朋友圈打卡、晒步数,互相攀比,让人们逐渐忘记了一开始去量化生活的初心,不自觉陷入内卷、盲目攀比的怪圈,使人们的精神内耗不减反增。总之,“量化生活”不等于“高质量生活”,仅仅去“量化”并不能得到我们真正想要的充实又幸福的生活。

  我们应如何去看待“量化生活”?又如何去追求生活的质量呢?

  我认为,适度量化,用心热爱与感受生活,并行不悖。

  我们可以适度地量化一下我们的生活,如量化一下时间,使我们每天过的充实,量化一下身体,每天养成坚持锻炼的好习惯。适度量化可以使我们舍弃生活中一些不必要的杂冗,轻装上阵。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品味生活中那些无法用数字代替的酸甜苦辣,更加勇敢直面我们内心的情感。如芥川龙之介所言,“我们应学会在细小的生活中体味无上甘露”,增加我们对生活的充实感与获得感。

  总之,“量化生活”并非高质量生活,若追求生活的质量,除了适度量化之外,还应用心体验生活,看到生活中无法用数据代替的部分。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推荐高校

    推荐学校

    中职院校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24-05-24
    SRC-779654313 2024-01-18
    SRC-779654313 2024-01-18
    SRC-779654313 2024-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