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篇
-说明摘要
●考试内容和要求
教育部2002年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的必修课和选修Ⅱ的教学内容,是安徽省高考数学科理工农医类试题的命题范围;《教学大纲》的必修课和选修Ⅰ的内容是数学科文史类试题命题范围。
一、知识要求
对知识的要求由低到高依次为:了解、理解和掌握、灵活和综合运用三个层次(详见“考试内容”)。这些层次的涵义是:
1、了解(A):要求对知识的含义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一知识内容是什么,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照样模仿,并能(或会)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和认识它。
2、理解和掌握(B):对知识内容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能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并用它们进行解释、举例或变形、推断和解决有关问题。
3、灵活和综合运用(C):要求系统地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能在问题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较复杂的或综合性的问题。
二、能力要求
1、思维能力;
2、运算能力;
3、空间想象能力;
4、实践能力;
5、创新意识;
三、个性品质要求
要求考生克服过分的紧张情绪,合理支配时间,以宽松平和的心态和科学的态度解答试题。
四、考查要求
1、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对于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重点内容,要构成数学试卷的主体。注重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综合,不刻意追求覆盖面。在知识网络的交汇点处设计试题,使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达到必要的深度。
2、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是对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的考查。淡化特殊技巧,有效地检测考生对中学数学知识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3、对数学能力的考查突出“以能力立意”,就是以数学知识为载体,由问题入手,从学科的整体意义组织材料,侧重体现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尤其是综合和灵活的应用,检测考生个体理性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以及进一步学习的潜能。
4、对实践能力的考查主要采用解决应用问题的形式。命题时要坚持“贴近生活,背景公平,控制难度”的原则。试题设计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践经验,难度应符合考生的水平。
5、创新意识的考查是对高层次理性思维的考查。精心设计考查数学主体内容、体现数学素质的试题;反映数、形变化的试题;研究型、探索型、开放型的试题。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全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整卷共20~22题,含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三种题型。选择题是四选一型的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只要求直接填写结果,不必写出计算过程或推证过程;解答题包括计算题、证明题和应用题等。解答题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聚或推证过程。三种题型题目个数分别为10~12、4~5、6;分值分别为50~60、16~20、70~84。
试卷应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数学各部分知识在试卷中所占的比例),有合理的能力层次结构(试卷对能力要求的层次和比例),使得对能力要求的层次和比例符合普通高等学校对考生的要求。
试卷应设计合理的难易结构(包括各题型的难度结构)。试题按相对难度(即得分率p=某题平均得分/某题满分)分为容易题(P为0.7以上)、中等难度题(P为0.4~0.7)、难题(P为0.4以下)。发挥各种题型的区分选拔功能。试卷以中等难度题为主。
考试要求向量及其运算集合简易逻辑函数的性质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函数的简单应用不等式的性质和证明解不等式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任意角三角函数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三角函数图像和性质
-名师点评
合肥一中教师杜明成:
经过比较,我觉得2008年的《考试说明》有明显变化,从考试性质、考试要求、考试内容、考试形式、试卷结构以及题型示例与去年的《考试说明》相比较后可以发现:考试指导思想中加入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考试要求中知识要求仍然包含三层次:了解、理解、灵活应用;能力要求加进了“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考查要求;考试内容文科考点129个,其中理解层次101个;理科考点146个,理解层次109个;考试内容去掉“灵活应用”一栏,可能预示着2008年高考试题难度将有所下降;考试形式未变,题量可能再减少一题选择题;2008年的题例数量增加,题型仍然改变不大,更有针对性地指导教学及考前复习。此外,从2008年的《考试说明》也看出,2008年高考数学试题坚持新题不难、难题不怪的命题方向,强调“注意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备考建议:
1、要学好用好《考试大纲》、《考试说明》,树立信心,轻松迎考。把大纲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照考试要求的知识点,哪些是自己已经掌握的,哪些是不熟或还没有掌握的,及时、高效地解决不熟不会的考点。
2、以不变应万变,构建知识网络,集中精力破解学习中的疑难问题。一定要脱离“题海”,改掉学习中的错题惯性,全面总结借鉴名师的高考应试经验,参考他们最后阶段按考试说明精心编制的模拟试题及错题集。
3、理论的教学安排上,现在正处在第二轮复习阶段,第二轮复习是在第一轮基础知识复习的基础上进行巩固、完善、综合、提高的重要阶段,是关系到学生的数学素质能否迅速提高,进而适应高考中、难度试题的关键。这个时期到底做什么试题非常重要,我强烈建议考生做做近两年全国各地的高考真题及对照考试说明编撰的试卷(如非常6+2提分大讲堂里的试卷),要坚持每天做一套高考真题,以保持竞技状态。
4、钻研课本找标准。大多数考生会在高考总复习时把课本扔在一边,每天抱着资料埋头做题,这是错误的。其一,课本是全国统一的,不仅仅是内容上的统一,而且定义、定理、公式等叙述上的规范,符号上的使用也是统一的。其二,许多高考题课本中有原型,即由课本中的例题、习题引申、变化而来。由此可见,脱离课本的复习是不可取的,我们应以课本为标准,将课本中的题目加以引申、拓宽、变化,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切实打好基础。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