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读锐减
“上专科线基本就走”
复读,曾是很多高考失败的会宁考生的第一选择,但如今,县城里复读的孩子却正在进一步锐减。
会宁县教育局的一位负责人介绍,去年高考,往届生的报名数量已经降到了四五百人,这和几年前动辄上千的人数相比有大幅度的降低。而教育局提供的一组数据更加直观,2009年,会宁共有10346人达到专科分数线,但全县只录取了5909人;2012年,会宁有11426人达到专科分数线,县里录取的学生却高达9392人。
毛向东也有同样的感受:以前的学生,不考上二本以上的大学,是不愿走的,现在只要上了专科线,基本都走了。但毛向东也承认,复读肯定会给学生和家庭带来很大的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
三年前,宏志班有一个名叫安江的学生高考落榜。在高考前,性格内向的他,成绩一直在班里倒数。落榜后,他仍选择复读,第一年,落榜;第二年,考前一个月他无法入睡,依然落榜。焦急的父亲安继仁把安江送到兰州的医院进行检查,这才发现儿子因为压力过大已患有抑郁症。安江不得不住回了农村老家养病,今年不会再参加高考;而马上,同在宏志班的19岁弟弟安童却要高考。
来到安江的家并不容易,记者沿着田间小径走下一百多米深的峡谷,再从谷底爬上一百多米高的黄土高坡,才总算来到这户简陋的农家。
安继仁是安童、安江兄弟俩的父亲,今年46岁,数年前,因为静脉血栓、肾病等原因卧床了三年,经过不断地药物治疗,慢慢好转,可以下地行走,但他如今已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只能依靠低保过活,家里的情况“全村都是倒数第一、第二”。
而此时的安江并没有更多的话语。或许因为服用药物,23岁的他,前额已经明显脱发。
谈到安江,老父不由潸然泪下,“我这辈子是看不到什么未来了,唯一的希望就是这两个儿子,但老大弄成如今这样,我的心里真是有说不出的难受和内疚。”
“我不应该逼他的,读不了书,至少还能打工养活自己,可是现在,大儿子每年的医药费就要14000多元,虽然医保能够报销一部分,但剩下的还是一笔大开销,这些都是我的错啊。”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