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国家重点学科
高考分数线
内容推荐
在线答疑
内容推荐
新课程理念提前现身 名师解读2009高考大纲
2009-02-19
关注掌上高考


  语文:主观多样 答案唯一 (解读教师:省实验中学资深语文教师 曹军利)

  “小说题为‘侯银将’,但写侯银将女儿的文字多,请探究作者这样写的理由。”这道出现在2008年高考江苏语文卷的题目,更让曹军利感受到,高考已经进入向新教材过渡的阶段。

  “这种过渡,一定是平稳过渡。”曹军利说,“语文考试所考查的核心,依然是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而答案是唯一的,不会让学生裁意得分,多数仍需裁点。”

  组织学生观看《感动中国》

  目前,语文复习已经进入,从知识网学习到专题突破的阶段,阅读、写作、文言文、现代文,分类强化。

  曹军利分析认为,新课改提倡,语文即生活,高考也要体现现实,特别是身边的情节。“在今年的高考中,这些一定会有所体现。”曹军利说,“作文更是如此,接近现实生活,让每个学生都有话说,才能达到出题的目的。”每星期,学校会剪辑出一部半小时的新闻片,让学生观看。最近还组织学生观看了《感动中国》,让学生关注时事,得到感悟,积累生活经验。

  20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曹军利,高考这么多年,一直是学生在适应高考,好的语文素质,不一定能得高分,理性的学习语文,才是正道。

  阅读和写作融合起来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面对主观性强的语文考试,答案却是唯一的。为了让学生达到主观意识和整体意识的契合,摘心、剔骨、剁肉的解题过程缺一不可。

  “高考答案不是裁意,更多的是裁点,答对一点给一点的分,尤其是阅读。”曹军利说。阅读答案一般分为理解型和准鉴赏型。理解型的答案在文中可以直接找到,只需要学生提取信息。准鉴赏型的答案,就需要学生联系上下文,找出主旨的作用,从文章的表达效果,语言的修辞手法中找到出题人的意图。

  曹军利曾经做过一项尝试,将阅读迁移到写作,两项一起训练。阅读题中需要学生读大量句子的同时,理解关键句的意思,其中的关键句、技巧句、含蓄句,学生在写作时,都能用到。在阅读之后,马上组织学生写作,这时的学生就会有意识的打造这些句子,效果非常好。

  短期学用作文八股

  感悟和表达是写作成功的关键。“从陶渊明的经历,联想到很多史实,最后证明,人要审时度势。”曹军利学生的一篇作文,让她感觉到,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在写作中异常重要。“作文说白了,就是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表达生活的过程。”

  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是历年作文出题的重点。曹军利建议,学生看到材料要先审题,有了思路后,用积累的语言表达出来。“文为时而作,文章必须导向现实。即使使用名人名言,也要旧材新解。抓观点,抓亮点,举一反三,使用旧材料,通过论证,引出新材料,联想非常重要。如果想写记叙文,最好有让自己感动的亲身经历,再加上好的构思,才能有好的文章。”曹军利说,“但这需要长时间的积累。”

  面对时日不多的高考复习,如何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写作水平,曹军利给出的答案是,重在表达。“记忆大量素材,了解写作思路,句子的起承转合也需要学习。开展段落训练,展示材料,学习好的套路,取得短期思维模式,在实战中效果非常明显。”曹军利并不反对作文八股。

<< < 1 2 3 4 5 6 7 > >> 共 9 页
站长统计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推荐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17-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