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来凤县高级中学学生杨元,在2012年高考中以668分成为恩施州理科状元,被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录取,母校在校园中一座黑色大理石底座上,为他树立一尊半身人物雕像,下方用鎏金大字刻着人物简介,并称“开创了来凤教育的新篇章,书写了平民教育的神话”。
一个贫困县的一所民办中学,能有学生以高分考取清华等名牌大学实属不易,无疑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对学校教学质量的肯定。对此,该校校长周曼称,杨元的雕像于今年4月2日树起,位于主教学楼前,“校园文化建设中,常用孔子、老子等人物雕像,而我想用学生身边的榜样,激励他们好好学习,勤奋读书。”然而,绝大多数教育专家、网友、校友均对这一做法持有异议,学生本人及家长则感到压力很大。笔者也认为,这种做法似有不妥。
为考生立雕塑似乎有点小题大做,即给小人戴上一顶大帽子。在一般情况下,立雕像是针对那些对国家、社会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等,来风高中为一名高考成绩优秀的学生立雕像,虽然初衷是激励学生,但做法并不合适。正如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一名大三学生指出的,仅仅因为成绩好而被塑雕像,“太过了”。
对以高分考取名牌大学的学生过分渲染,也是对教育本质和人才培养的曲解。湖北省中小学德育协会前会长、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严正认为,我国教育改革主张“品学兼优,立志成才”,不应一味追求分数,才能和品德应该两者兼备。特别是在学生成长教育的过程后期,更应该注重品德教育。他指出,“学校为学生树碑,某种意义上是在为学校自己树碑。学校教育引导思想上的片面性,也将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的压力。”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范先佐认为,中国目前的教育体系中,寻求的是人才多元化发展,因此在基础教育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不是只有考上清华、北大等名校才是人才。更何况,考取名校不过是人生的开始,最终能否在社会上立足还是个未知数。
来凤高中为学生立雕塑,不能否定意在激励学生“好好学习,勤奋读书”,但更让人怀疑校方是在为自己做广告宣传。早在去年6月25日高考成绩发布当天,来凤高中就曾组织师生举行过隆重的巡街活动,几名学生抬着大大的“喜报”牌走在前面,杨元胸戴大红花、通过天窗站在一辆轿车中紧随其后,之后则是数十人组成的腰鼓队,场面十分热闹。杨元本人表示,“学校以巡街方式庆祝,为优秀学生立雕像,都不符合常理。”他说, “学校刚刚办起来,他们也有难处,比如招生中面临的生源竞争压力等,我都非常理解。只是希望大家不要再过多关注这件事。”
党的教育方针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以高分数考取清华的学生立雕塑,是只重视“智”而忽视全面发展。来凤县教育局一位冉姓负责称,来凤高中立雕像前未向教育部门备案,已责成校方进行整改。对此,我们寄予期待。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