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下午,江苏省教育厅公布了2015年度教育现代化建设监测结果。结果显示,全省综合得分为78.7分,比上年提高7.1分,提前实现了省政府确立的年度规划目标。但现代化教育的薄弱环节依然存在,大班额现象、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优质教育资源尚不充足等问题依然需要解决。尤其是中小学生学业负担满意指数71.6%,距离目标数值还有一定的差距。
全省教育区域差距进一步缩小
据悉,本次监测覆盖了全省所有县区,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了3万余名中小学生和3万5千余名家长。根据问卷统计结果,2015年度全省教育现代化综合得分78.7分,比上年提高7.1分,有24个县市区达到90分以上。 其中苏南、苏中、苏北得分分别为88.58分、86.14分、78.81分,区域差距进一步缩小,全省教育现代化建设均衡性和协调性有所增强,提前实现省政府确定的规划目标,教育现代化整体水平全面提升,一些关键指标和重点领域取得突破,正向着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迈进。
其中,“教育普及度”和“教育贡献度”超过90%,“教育公平度”指标实现程度接近90%,“教育满意度”实现程度为83.6%,“教育质量度”和“教育保障度”实现程度均超过70%。
生源压力大,大班额现象凸显
调查显示,虽然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但在建设过程中同样存在着难点问题和薄弱环节。比如,中等以下教育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实施和城镇化的深入推进,以及苏南地区外来人口适龄子女的不断增长,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大班额的状况在有些地区和学校越来越严重。
按照教育现代化指标,小学每班不超过40人,中学每班不超过45人,目前我省这一实现程度仅为54%。另外,苏中和苏北地区普通高中规模偏大,不高于16轨的学校比例为75.6%。在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上,省教育部门专程针对记者的提问进行了解释:之所以会出现生源激增,部分学生甚至采用摇号来确定入学地点,主要是因为城市化进程,小区教育配套不到位等原因造成的,下一步将通过调整教育布局,把紧缺资源要进一步扩大。
睡眠时间、班级排名、课外补课依然是“三座大山”
在省教育厅去年公布的2014年度教育现代化建设监测结果中,学生们的睡眠时间、班级排名和课外补课情况已经成为了导致学习压力的“三座大山”。一年后,教育厅公布的最新调查数据统计,“三座大山”依然存在。但和去年相比,呈现在具体数值上的变化为,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指数相比去年上升了0.6个百分点,为71.6%。这个数值意味着,有超过七成的学生认为目前的课业负担“在承受范围内”。
调查数据表明,中小学生投入的时间成本和精力消耗较多,学业负担仍然偏重,同时学科知识以外的能力、情感、价值观、创新精神等核心素养却不足。此外,学生的课外运动时间也无法得到保证。据省教育评估院副院长周明透露,本次调查的数据包括多个维度,其中一项便是学生每天的课外运动一小时完成情况,但能够真正实现每天坚持课外运动一小时的学生并不多。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