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弄到“内部指标”?交钱就能上重点大学?2017年高校录取工作即将开始,昨日,渝北警方梳理了近年来高考招录诈骗的10种作案方式,向广大考生及家长发出预警,谨防上当受骗。
这4类考生家长最易中招
希望孩子读名校的家长;
孩子成绩与志愿学校录取分有差距的家长;
接受不了孩子落榜的家长;
对录取制度不信任的家长。
骗子主要作案方式有10种
冒充
身份类
●自称高校招生人员,诱骗学生及家长填报志愿,在取得家长的信任后,又强调录取的难度,暗示考生及家长慷慨出手。
●伪造文件、私刻印章、设立报名处和咨询电话假冒高校招生人员,谎称手中掌握高校“内部指标”“机动计划”等,让家长先付定金,然后迅速撤离。
●自称是高校或招生办某领导的熟人、亲戚、朋友,称有办法“低分高录”,实施诈骗。
●自称为教育局工作人员,可提前对困难考生或成绩优异考生发放助学金,然后指挥受害人ATM机转账。
虚假
招生类
●有意混淆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助学辅导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蒙骗考生。考生入学后才知道并不是普通高等教育的本、专科,而是自考试点班、成教预备班或网络学院。
●编造有军队院校地方招生指标,甚至伪造印章和部队证件,骗取考生家长钱财。
●有目的地在市区租房设高校临时招生点、办事处,打着高校的旗号进行招生诈骗。考生报考此类高校,交纳了部分现金后,不法分子便携款逃跑。
伪造
信息类
●针对家长和考生急于了解信息的心理,通过查询功能了解录取情况,借机向家长索取钱财。
●通过手机短消息或网络,向考生或家长发送“花钱可以上重点大学”的虚假信息,或在互联网上设立虚假招生网站,声称可以代办入学,让考生取得正规学籍、文凭。
●通过邮局向考生寄送伪造录取通知书,让考生或家长将学杂费事先打入银行账号,欺骗学生。
警方提醒
一看政策二看收费两招识破招生诈骗
渝北警方提醒,广大考生及家长可通过两点识破招生骗局。一是看政策,看前来招生人员的承诺是否与国家招生政策相悖。任何违背国家招生政策的承诺,都是不可能兑现的。二是看收费,看是否存在高额收费现象。国家规定,严禁收取与录取挂钩的任何费用。凡是存在违反国家规定的收费行为,或者另行收取中介费、活动费的行为,都要认真考虑,谨防上当受骗。
考生收到录取信息确认表或录取通知书后,应登录市教育考试部门网站或主动拨打教育考试部门电话核查,也可到区招办查询自己的录取信息。同时要向教育主管部门了解学校的办学资质、招生资格等,如有条件可以实地考察。
此外,自主招生不是自由招生,所有招生计划都是由国家统一下达并向社会公布。军校招生无内部指标,也不可能计划外扩招,更不会向考生和家长收取数万、数十万元的高额费用。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