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高考改革需要更多使用慕课模式
记者:具体而言,如何更好地发挥慕课在应对新高考上的优势?
汤敏:首先,对于农村地区、贫困地区的学校来说,因资源有限,师资不足,更需要用慕课的方式使他们的师生能与城市学校的师生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新高考要考查的综合素质、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等,是很多农村学生的弱项。农村教师还是习惯于传统的应试教学方式,学生也只学会了应试的方法。通过慕课,可以让农村学生能够上到城市最优秀教师的课,让他们有机会调整学习方式与内容,这样他们至少不会落后得太远。有关部门应该组织力量,把国内最好的课“慕课化”,推广到农村学校。
其次,对于未来报考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如何学好知识来参加新出台的适应性测试,很快也会列到学校的议事日程上。相对来说,城市学校中的资源比较多,可以很快地培训教师,也可以找企业人员来给学生上课。而农村学校就没有这些资源,容易产生新的不公平。而用慕课的方式,把这样的培训课制作成慕课,让农村学校的学生也能及时学到这些知识。这是一个可行的方式。
再其次,高考改革后,学生的学习更为多样化,学校要更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但一般的高中很难提供足够多的课程供学生选择。在这里,慕课又能发挥它的独特作用。据了解,仅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就已经把60多门校本课,包括戏剧课、书法课等挂到了中小学联盟网上,供有兴趣的学校与学生使用。教育部门可以尝试把更多的课程“慕课化”,让学生有所选择。
最后,新的高考改革提出,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人数,安排一定比例的名额招收边远、贫困、民族地区优秀农村学生,这是很合理的,应该说各方都没有什么争议。但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分布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不在这个根本问题上下功夫,这些倾斜、加分意义都很有限。慕课的推行,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会发挥很大作用。
总之,高考改革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新学习与发展机会,给了慕课很大的发展空间。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