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是否不用只盯分数?
有意思的是,一二本合并、综合评价录取,似乎给中学校长们带来了更大“利好”。“在指挥棒改变的情况下,我们可以不用专盯‘分数’,而是培养学生更清晰全面地思考自己的未来,选择更合适的专业和学校”,同济二附中校长刘友霞说。
她认为,这一招生政策的推行和实施,将会给上海的高中教育带来积极的变化。对考生而言,进一步拓宽了个性化发展的空间。学生可以自主设计高中阶段“合格+特长”的生涯规划和课程选择,除了完成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考、等级考和高考的学业要求,还可以充分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将来报考喜欢的大学专业,从而有利于实现个人特长发展与大学专业录取的有效对接;同时,也增加了专业录取层次分布的张力,更加有利于充分发挥本科批次10个院校平行志愿在大学录取专业类别层面的坡度作用。
对高中学校而言,这轮改革进一步拓宽了特色化发展的空间。学校在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学生兴趣特长和社会对不同人才的成长需要,立足校情,明确定位,创建校本特色;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缓解学校的应试压力,减轻师生的负担,从而更加有利于高中学校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在上师大附中校长严一平看来,今年“一二本”合并录取,正是在为明年全面实施高考改革后的录取做提前准备。当学生关注的焦点由高校的“大门”,转为专业的“小门”,有利于引导其提升自我的综合素质,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未来将引导考生更加关注自己的志趣专长和进入高校后所学专业的匹配度,根本改变考生录取的学校和专业是“学非所长”和“学非所趣”的不对称现象。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