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复读热”,已经影响到了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的招录工作。
“学生已经在大学课堂学习了,高中老师还打电话鼓动回去复读,可能就是为了明年冲击二本。”浦北娟说。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是湖北高职院校的领头羊,今年常规录取线达到482分,远远高出三本理科的400分,比二本理科的506分低24分。“部分录取的学生被高中老师动员回去复读,可能就是为了明年冲击二本。”浦北娟说。
据了解,因录取新生实际报到人数不足,湖北几所生源从来不愁、基本不用参加补录的知名高职院校今年首次参加补录。随州职业技术学院招办负责人用“始料未及”形容今年的生源缺口,据了解,该校今年补录计划为400人,录取未报到的学生中,八成选择了复读,其余则选择或读自考,或学技能,或外出打工。
综合考虑算细账:选择复读要注意风险量力而行
●选择复读要谨慎,不能只看到成功案例,还要综合考虑时间金钱等成本。
●通过复读,成绩提高50分以上的有20%,提高0—50分的有60%,退步的有20%。
杨玲(化名)去年高考分数比湖北省一本线高出整整50分,但离清华大学在当地的录取线差一大截。她最后选择复读。
复读的日子里,时间被分割成若干没有空隙的小块:每天早上5点准时起床,洗刷后5点半之前赶到教室开始晨读,六点半吃早饭,十分钟内吃完,回到教室继续早自习。从8点十分开始,上午4节课上到11点50分,课间操也省略掉,下午2点20分上课前的两个半小时是午休时间,但杨玲从没午休过,午饭时间控制在15分钟之内,然后回教室自习。
下午接连四节课,5点50分下课后到6点30分听力课前是学生吃晚饭、打开水、洗衣服的时间,杨玲说,这是大家一天中最放松的时间段。晚上6点50分开始的晚自习连上3节课,9点30分放学。杨玲一般在教室里学到十点关灯时间,带着书本回家,学习到11点才睡觉。
“复读时和高三时不一样。”杨玲说,高三时学习累了躺下就能睡了,而复读的这一年,闭着眼睛一页一页想着课本上的内容,往往想很久才能进入梦乡。
这样的节奏非杨玲独有。武汉一所民办学校,笔者看到了这样一份备考计划:每天14节课,作息时间为早上6点20分到晚上10点30分,每周上课六天;封闭式、准军事化管理;班主任专任专职,全天候督导学生;按入校成绩分班,分层次教学;实行周考,月考。周考为单科考试,月考包括学校月考,武汉市统一调考,武汉区统一调考,湖北省八校联考等。
程序化的生活已经很枯燥了,海量的学习任务则更加考验人。河南省2009年理科状元庞博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复读一开始,我就在课桌旁边铺上一张报纸,高考前,上面的卷子堆了半米多高,比第一年参加高考时,做题量增长了一倍。“
“什么叫题海战术,哪个复读生不是这样?“庞博说,有一种巨大的焦虑感每天如影随形。“开始复读时目标就是考清华,但越复习越觉得没底。”他说,复读后才明白什么叫心如止水——除了高考,心无他念,这是应届高三学生难以做到的,“因为他们还不知道高考到底有多残酷。”仙桃市鈣洲中学一位老师介绍,在他班上,有复读了4年的学生,“我对学生的执着很敬佩,但名校的好处与四年时间的成本比,很难说到底值不值。”
无论是自己主动提出复读,还是父母要求复读,复读生在心理上都有种挫败感,如调试不好会影响复读效果。中国社科院心理所教授王极盛多年来研究复读生群体,曾以北京市4万名应届生和复读生为对象做过调查,结果显示:复读生的心理问题比应届高三生大很多,一半的复读生有强迫倾向、焦虑倾向。
“考生和家长不能只看到成功榜样,而对失败案例视而不见。”武汉大学特聘教授、华中师大一附中心理咨询师伊邓安认为,600分以上的考生本来可以选择一所不错的大学,却仍要复读谋更高分,从时间、金钱、青春多方面衡量都是浪费,而450分以下的考生选择复读,即使提高50分,仍只能在二本,三本上下,再次选择的变化不大,“当然,那些确实考砸了,经过复读获得更高分数有相当把握的学生,应该再试一次。”
“复读给孩子和父母的压力都很大,没人能保证下次高考一定能‘多收三五斗’。”仙桃鈣洲中学一位资深教师透露,高考复读结果2:6:2的比例即通过复读,成绩提高50分以上的有20%,提高0—50分的有60%,退步的有20%。一般来说,理科生提高的幅度大于文科生。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