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本专科招生计划将向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倾斜
根据《指南》规划,到2020年,制造业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年以上,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2%,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8%左右。人才的分布和层次、类型等结构更加优化,人才资源聚集能力和效应显著增强。到2020年,形成与制造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人力资源建设格局,培养和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人才队伍。
造就这样一支队伍,涉及人才培养、使用、流动、评价、激励等各个方面,不过,基础在教育。《指南》把人才发展总体规划分解为43个重点任务,其中22项任务由教育部单独牵头或者联合其他部位共同牵头。
“把制造业相关高等学校打造成‘工程师的摇篮’。”这句话在推进制造业人才供给结构改革任务一段中颇为引人注目,分解后的重点任务第一条就是确定一批有条件、有意愿的制造业相关试点高校率先探索应用型(含应用技术大学、学院)发展模式,大规模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
王继平说:“《指南》提出要引导高校本专科招生计划向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的相关专业倾斜,扩大制造业重大基础研究、重大科研攻关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培养规模,提高重点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比例等。”
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重点任务分工的第二、三条分别是:及时发布人才需求预测,引导高校招生计划向相关专业倾斜;建立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扩大高校专业设置的自主权,增强专业设置的科学性、灵活性和特色化。专家指出,这两条任务,特别是后者可能成为相关高校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契机。
此外,《指南》还提出制造业与教育融合发展、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开发、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培育、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发展、全员质量素质提升等五大重点人才工程,以推进人才培养。对此,王继平透露,这些工程将与现有的教育工程进行整合推进。光明日报记者 李玉兰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