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是儒家学说坚持的最高道德标准,所谓“中不偏,庸不易”,表达了一种对中正的追求,不偏不倚,无过亦无不及。
今年高考作文依然延续了去年材料作文的题型。通过对所给材料的分析,无论是丹麦人钓鱼时放生小鱼,还是孟子劝说梁惠王的不要涸泽而渔,都体现了“度”的原则,从表层看就是材料中的“尺子”和“数罟”,在深层又合乎“中庸”的思想,在这一点上,古今中外的思想是相通的。具体而言,它体现为对欲望满足和节制的相互平衡,对外物索取和舍弃的不同选择,对问题情感和理性的辩证思考。其最终目的既是趋向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状态,也是为了达到中庸所追求的和谐境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正是对这则材料文化内涵的最好揭示。
作文切入的角度可以从钓鱼者所持的方法论出发,讨论所为与所得的因果关系,也可以将鱼作为主体,探索生命个体的自然发展规律。考生在写作时应尽可能联系现实生活,从材料中钓鱼对渔业的影响谈及文化艺术、历史典故、社会政治、科技教育等各方面的相关事例,并能揭示各种事实背后蕴藏的“中庸”思想,从而阐释中国传统思想在当下语境的宝贵价值和重大意义。
事实上,这段作文材料也给高考作文的命题带来了积极有益的启示。高考作文命题应该遵循语文学科自身的客观规律,不能随心所欲,不能忽而向东忽而向西,而是要妥善恰当地把握好“度”的原则。
所谓的“度”即是在写作范围的广度与审题要求的深度之间保持平衡。2008年高考作文以“他们”为题,题目直白简单,固然没有理解的难度,但所允许的写作范围过于宽泛,几乎无所不包,这样也就难以真正区分考生的作文水平。2009年作文涉及了郑板桥书法的内容,所给提示又弯子太多,对考生而言太过艰深,有悖于作文命题避免设置不必要障碍的原则,造成学生审题理解的难度。相对而言,今年的作文题较好地把握了这个“度”,绝大多数考生都能读懂材料并找到符合题意的写作角度,同时又能从作文的理解层次和立意深度考查学生的思考能力。从这一点而言,这一作文命题本身就很好地体现了可贵的中庸思想。
当然,“中庸”并不等同于平庸和保守,从高考作文阅卷过程看,虽不乏出彩的文章,但有许多考生可能出于“求稳”的心态和想法,作文立意比较普通、选材过于老套,内容也流于泛泛。其实,作文应勇于表达自我见解,彰显个性色彩,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从而做到“极高明而道中庸”。
高考作文历来为社会瞩目,其原因不仅仅是在整份试卷中占有半壁江山的重要地位,更是考生思想认识与综合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体现。正如叶圣陶先生早在半个多世纪前所言,学生作文“其实就是综合表现他今天以前的知识、思想、语言等方面的积累”。希望今后的作文考试、作文教学能坚持真正的中庸之道,从而使我们的语文教育不断臻于至境。(新民晚报)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