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广标现在是清华大学建筑学专业学生。电话里的他比去年健谈了很多。回忆起高考前一个月的学习状态,他说:“那段时间主要是把书目录上的东西再顺一下,涉及的大块知识点都看一遍,看哪里有欠缺,就系统性地回顾一下,然后针对自己欠缺的专门训练。”
冲刺阶段,每天有大量的卷子要做,根本写不完,“理科我不担心,我会根据时间,挑选些新的题型去做,如果时间还有富余,就会再攻克些难题。”
孙广标复习语文下了不少力气,“高考我语文得了133分,要是以前我应该是110分。高三阶段,我用了半年时间专门侧重语文学习。”孙广标上初中时对语文就不太感冒,所以基础不太好,高三阶段能够提升20分,他的经验就是:“我可以选择性地完成理科的卷子和作业,但只要是语文作业我都写,老师留的任务我会全部做完,而且我学案背得挺好,这方面我也花了很多时间,而且语文的背诵我也不打折扣,下了很多工夫。”
最后一个月,孙广标的作息和以往一样很规律,“每天早上起来挺晚的,能赶上上学时间就行,晚上最晚23时前睡觉,每天都不会学到太晚。”
孙广标一直向往清华大学建筑专业,而在高考前半年时间里,他每天都要上美术课,兴趣是他最好的动力。
班主任说
孙广标的班主任、教化学的袁绪富说,高考前半个月,孙广标重点是梳理教材知识点,对于他认为薄弱的学科重点复习,比如语文。必须保证每天有一定的习题量,保证手不生。因为高考在紧张氛围下,容易提笔忘字。做好作息时间的调整,把学习时间调整为每天9时到11时,15时至17时。
孙广标知道自己哪个地方薄弱,然后在这个地方下工夫,他经常和语文学科老师沟通,及时解决。“有的学生不会和老师沟通,而孙广标一遇到问题马上就找学科老师沟通,他就是贵在主动去和老师沟通,每天别留下问题。如果问题堆多了,就不知道哪个地方是问题了。” 袁老师建议考生,冲刺阶段,每晚学习时间不要超过23时,如果晚上学的时间太长,就不能保证第二天课堂效果。而对于孙广标玩游戏,袁老师认为,适当调整是可以的。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