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三复习过程中,每年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在第一轮、第二轮复习甚至在“二模”考试中生物学成绩都相当不错,但是到高考时成绩却不很理想。究其原因,无外乎天气逐渐变热加之临近高考,考生心理越来越紧张,但这只是一方面,更深层的问题是好多学生没有实现从“二模”到高考之间的过渡,没有掌握好考前复习的技巧与策略。怎样实现“二模”到高考之间的顺利过渡呢?下面以生物学科为例谈谈要注意的问题。
了解命题思路
《考试说明》是命题的依据,对复习具有指导作用,深入学习《考试说明》,对提高复习效率和复习质量是大有益处的。生物学科的《考试说明》从总体上提出了高考命题遵循《教学大纲》,但不拘泥于《教学大纲》的原则,对所考查的知识范围以及各个知识点有了明确的规定,那么,复习过程中应做到全面、充分了解和掌握各知识点,又要依据《教学大纲》抓住重点、难点,避免盲目拓展、延伸,给自己增加学习压力和负担。
生物学科《考试说明》的题型示例,使人们认识了题目的形式和题量的大小,做到心中有数,尤其是一些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题型示例,能较好反映高考的难度和能力要求的层次,一般要求考生做到:1.能够正确解释和说明生物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规律。2.能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以验证某一生物现象和事实。3.能根据已掌握的知识,归纳相关的信息,得出正确的结论。4.通过分析和综合,能运用已有的基本知识,对日常生活所遇到各种问题进行解释。5.阅读生物资料时,能理解图表的主要内容及特征,并得出正确的结论。如读懂曲线图、表格、模式图、示意图的生物学含义等。
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学基础知识中,基本技能是高考命题的基本立足点和能力的出发点,构建知识网络的目的是利于更好地掌握各个知识点,有助于更快、更准地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首要条件。首先要依据复习目标逐个掌握知识点,再将不同类型的有关知识点按一定规律、顺序串连在一起,形成一条知识链。如:化学元素→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环境保护,然后在每条知识链上的每个环节上延伸,横向找出知识的内在联系,这样就形成了知识的网络结构。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这种命题形式,已不可能覆盖较多的知识点。围绕重点、难点,适当拓展、延伸,加强适应性训练,有利于考生知识层次的形成。
培养创新精神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基本上已没有教材中原样的实验题。理解实验过程、解释实验现象、完成题目所给条件的实验设计,得出正确结论,已成为高考的主要考查形式。过去依靠背实验的学习方法难以适应目前和以后的高考形势,但这并不表明,可以忽略教材中的实验操作和学习。通过分析实验每一步骤的作用及联系,可以让学生从中学习解决问题、研究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探究生物学的能力,形成勇于科学实验的良好习惯。不断创新、积累知识,并进行迁移应用是答好实验题的有效方法。
新的高考试题以社会热点问题中的有关知识立意命题,体现了“高起点、低落点”的考查方式。既保证了题型新颖,又要求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结构上运用联想、迁移、分析、综合、判断等方法,使问题得以解决。因此,备考过程中,应时刻关注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寻找与生物基础知识相关的切入点,动用所学的概念、原理解决新情景下的实际问题,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有许多,如人类基因组计划、克隆、西部开发的生态保护、感冒药中的PPA、沙尘暴、疯牛病以及禽流感、“神舟六号”升空、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等。这些问题并没有在教材中得以体现,很容易给学生造成陌生环境的恐惧心理。因此,应在教师指导下,正确引导学生关心社会热点,收集处理信息。同时要注意结合信息中所涉及的生物学知识,要避免信息太多,给大家造成不必要的紧张和压力。
强化有机渗透
生物教材中涉及的化学、物理的知识点很多。如:河流的富集化问题、河水中的化合物含量(化学)、河水的生态平衡(生物)等等,如果以此为背景出题,其情景格外新颖。尽管高考“理综”并未实现理、化、生三门学科的相互渗透,实行的只是三科“拼盘”,但在复习时有意识地相互渗透,对于培养大家的整合思维也有很大帮助。例如:利用化学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知识解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关知识等。因此,复习过程中,考生应善于发现理、化、生三门学科相互渗透的知识点,以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生物学科成绩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但心理因素的好坏,也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正常发挥。那么,又有哪些心理因素能影响解题呢?一般有“习惯性思维”、“忽略题目的隐含条件”、“死记硬背,不能触类旁通”、“无法排除题中的干扰因素”等,良好的心理素质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逐步克服不利的心理因素,最终达到合适的心理状态,才能使学生在答题过程中,保持有张有弛的心理状态,有条不紊地进行思考。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