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里的事
魏新
《人类简史》中,有一个章节我印象特别深刻:智人为何能在极短时间里站到食物链顶端,很关键的一点,就是拥有了讲故事的能力。这一能力让数量巨大的智人可以共同相信故事,相信想象的现实,虚构的事物,在此基础上,就能够进行大规模的有效协作,因而在诸多物种中脱颖而出。
若这个说法成立,那么,在文字出现之前,就有很多故事了,那些故事,就是人类最初的历史,也是一种文明和另一种文明对上的暗号。比如,一个生活在龙山文化时期的东夷人,给自己的孩子讲为什么要做黑陶;与此同时,一名生活在仰韶文化时期的中原人,正在给自己的孩子讲彩陶纹饰的寓意;未来有一天,这两个听了故事的孩子偶然相遇,又有了新的故事。
漫长的岁月中,正因为有诸多故事被以各种形式传承了下来,中华文明才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其实,中国人的人格也是被故事塑造的。每个人小时候都特别喜欢听故事,童年的故事,往往影响终身。在童话故事中,开启了对世界的无限想象;在民间故事中,形成了善恶是非的最初判断;在历史故事中,产生了涤荡心胸的家国情怀;在名著故事中,启蒙了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国人,也是最善于讲故事的。历代的圣贤,会用故事来教化众生;治世的能臣,会用故事来改变帝王;出世的文人,能写故事来讽刺世间百态。中国故事,在浩若烟海的典籍中间;在流传千百年的文物背后;在从勾栏瓦舍到大屏小屏的平台上;也在街头巷尾被人们口口相传。过去,一些江湖艺人到各地演出,深受欢迎,因为他们能够把故事讲得非常生动,让人听进去就拔不动腿,一个故事能讲很多天,一个人就能讲出千军万马,百万雄兵。所以,要讲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中国的故事特别多,故事在每一个时期,都承担着重要的功能。比如小马过河的故事,最初听时,只是觉得松鼠和老牛的体会,对小马来说,只能作为参考,河水深浅,还要自己去感受。今天再想起这个故事,不由得让人思索,如果说中国是一匹小马,近现代以来,一辈辈能人志士的追求,不正是在努力过河吗?这个过程中,如果被那些嘈杂的声音所蛊惑,就永远也过不去这条河,实现不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也是被一个又一个故事改变的。没有嫦娥奔月的故事,就没有“嫦娥”探月的神奇;没有火神祝融的故事,就没有“祝融”探火的尝试。当神话在航天事业中变成现实,当故事在岁月的沉淀中发出光芒,中国走向未来的路也必将被故事照亮。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推荐高校
1
江苏科技大学
2
西安交通大学
3
河北农业大学
4
南京警察学院
历年分数
5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
6
豫北医学院
7
重庆大学
8
贵州医科大学
9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0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11
山西医药学院
12
河北体育学院
13
西安工业大学
14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
15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
16
成都文理学院
17
成都外国语学院
18
华中师范大学
19
黄河交通学院
20
宁波诺丁汉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