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国家重点学科
高考分数线
内容推荐
在线答疑
内容推荐
首页 > 高考 > 安徽
安徽2010年高考说明公布 各科难度总体稳定
2010-03-02
关注掌上高考


  政治

  强调探究性从书本中寻根

  合肥八中宋琳霞

  变化:今年政治在结构、题型、分值和难度保持稳定性,但考核目标和考核要求方面有调整。

  1.明确表达了“目标立意”信息。如考试体现应有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时,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准确地把握时代脉搏和与时代特征相一致的地方区域特色。

  3.试题将加强探究性。如论证和探究目标中增加了“通过论证探究,得出合理结论;表达论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的表述。试题的立意、情境、设问、答案设置将会更加新颖,这种变化要重视。

  建议:

  1.高考命题将会坚定不移地沿着“能力立意”的改革方向稳步前进,试题中将会进一步渗透新课标的理念。

  2.“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复习要坚持知识与现实的结合,要明确课本知识是认识理解现实热点问题的“工具”,要在课本中为热点问题“寻根”,运用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去分析说明热点问题。

  3.文综首先是学科内的综合,其次才是跨学科的综合。因此,要夯实本学科的基础知识,立足主干知识,建立本学科的知识体系,练好学科“内功”。

  历史

  内容稳定选修有变

  变化:通过记者对高三历史老师的采访,记者发现今年历史总体延续去年所考,变化不大;最大的变化可能来自选修部分。

  1.考试范围方面,必修变化不大,今年新增了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檄文;构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框架;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符合当下的思想发展潮流。

  2.从所列考试题型来看,考题数量、题型应不会有较大变化,但将会充分体现“命题不拘泥于历史教科书的具体表述,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重视新材料的运用与新情境的创设”。预计材料题型仍将会体现将选修内容与必修内容相结合考查的内容。

  建议:

  1.内容和范围均为平时所学,建议按部就班复习,以不变应万变。

  2.针对考纲中新增的选修部分,适时调整复习内容,关注变化的内容。

  3.抓住主干知识,构建历史知识体系,注重基础知识和能力提高;自我考查练习结合,检查复习环节中的薄弱点,加以强化。

  4.关注时事,且还格外注重本土文化,比如安徽乡土文化以及体现民族性的文化等。

  地理

  新增乡土地理大调区域地理

  合肥七中杨会杰

  变化:今年地理考核目标没有变化,但考试范围的变化较大。

  1.世界地理:新增“海底地形”,增加“主要气候要素及其影响因素”;将“不同尺度区域(如大洲、地区、国家)的主要地理特征”调整为“不同尺度区域(如大洲、地区、国家)地形、气候、河流等的主要特征”;新增“不同尺度区域(如大洲、地区、国家)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方面的主要问题及其基本对策”。

  2.中国地理:中国气候部分内容和难度略增,新增“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区”考点;将“我国的河流及其水文特征”调整为“我国的河流、湖泊及其特征”;新增“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方面的主要问题及其基本对策”考点;新增“秦岭-淮河一线等重要地理分界线及其地理意义”;删除“我国北方、南方、西北和青藏地区的主要地理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新增“乡土地理”大项,包括“安徽省自然地理总特征和主要自然灾害”、“安徽省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方面的主要问题及其基本对策”。

  建议:

  1.强化区域地理复习,要达到2009年四川高考文综卷4-6题那样的空间定位水平。

  2.详细复习安徽省地理,建议安排一周时间复习。

  3.关注国际国内地理大事,如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海地和智利大地震、皖江城市带、海南国际旅游岛、中国高铁建设等。

  4.熟练掌握五大自然地理规律,准确运用四大人文区位理论。

  5.“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方面的主要问题及其基本对策”在今年的考试说明中重复了3次,要引起同学们高度重视。(来源:江淮晨报)

<< < 1 2 3 共 3 页
站长统计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推荐
相关新闻
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