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业大学教务处2012年的数据显示,广工真实的男女生比例是2.1:1,其中大学城校区为4:1,龙洞校区为1:1.1,东风东路校区1.1:1。 广东省教育厅最近公布的2014年高校男女生比例中,广东工业大学本科生男女比例为68:32,维持着约2.1:1的水平。
广州大学华软学院是一所专业软件学院,10余年前第一批学生男女比例是9:1,去年在校生男女学生比例是62%:38%。2015年这个比例进一步变化——男女新生比例约为5.5:4.5。
在市民心目中,华南农业大学的多数专业也是“纯爷们专业”,不过数据显示,该校男女比例在2010年达到1.36:1,2011年是1.24:1,2012年是1.17:1,2013年是0.98:1,2014年下降到0.81:1。2013年该校女生人数超过男生。
不过,悬殊比例还是存在的。汕头大学2015年新生总数是1810人,其中男生868人,女生942人,男女比例为1:1.08,工学院以81.99%荣登学校 八大学院男女比例之首,平均每4.55个男同学中才“搭配”1个女同学。与之对应的是文学院以88.19%荣登八大学院女生比例之首,平均每7.47个女 同学中才搭配1个男同学。
优秀“理工女”:着眼专业发展 求得“一技傍身”
华工广州学院2015级车辆2班的赖寒秋说,自己认为车辆在目前生活当中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普遍。“学习好汽车电控是我的目标,而车辆工程这个专业更贴近于我要学习的东西。”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学生小彭也说,她在填志愿时重点看哪个专业的发展前景和发展空间大,方便以后找工作。“理工女没什么啊,一技傍身多好!”
去年,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赴世界名校深造人数出现“井喷”,建筑学院的女生朱彬、刘诗瑶被哈佛录取,成为同学羡慕的“超级理工女”。授课老师介绍,这两位女生也代表了优秀理工女的特点:源于兴趣,目标专注,享受工作,大胆主动。
汕头女生朱彬学建筑专业的过程颇有波折。高中时的一次美国游学经历,她对洛杉矶规整社区和费城、波士顿保存完好的旧城区着迷了,到哈佛大学参观的时候,她 被一座能够影响声音传播的拱桥折服了。不过,朱彬的高考分数不够理想,她选了“争取转专业”的路子,选择了华工外国语学院。
一年半后,朱彬以前三个学期总分排名第一的成绩顺利达到转专业要求的“硬指标”,并通过了建筑学院的素描考试和面试,成功“变身”为建筑学院的一员。去年,朱彬还同时被麻省理工学院等其他三所名校录取,最终她选择了哈佛。
虽然“理工女”越来越多,但理工科中男生人数还是占优势的。2015年部分高校的学科调整,也直接影响了新生中的性别结构,如中大2015年本科新生近8000人,男生约占48%,女生约占52%,女生仅比男生多了4个百分点。而中大新生中以前是女生多一点,男女比例为2∶3左右。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