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齐下,打造高招“阳光工程”
实施“阳光工程”维护高考“绿洲”声誉
认真分析目前高招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形势任务,今年教育部明确提出高校招生将全面实施“阳光工程”。
据教育部有关部门介绍,今年实施阳光工程将以公平公正为核心,从制度建设、信息公开、从严管理、优化服务、加强监督五个基本方面加大建设力度,从制度和机制上建立和完善更加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高校招生工作体系。
据了解,实施阳光工程,重点是确保招生录取工作信息公开。为此,教育部要求各地各高校严格执行以“六公开”为主要内容的信息公开制度,即招生政策公开、高校招生资格及有关考生资格公开、招生计划公开、录取信息公开、考生咨询及申诉渠道公开和重大违规事件处理结果公开。
公开是保障公平公正的前提。教育部表示,将招生信息全面、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开,通过信息公开,从而使广大考生和家长更加踏实放心,使违规者更加惧怕担心,使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更加广泛有效。
在实施“六公开”的同时,今年招生战线还将严格遵守向社会作出的“六不准”的庄严承诺,即:在招生工作中,不准违反国家有关招生规定,不准徇私舞弊、弄虚作假,不准采取任何方式影响、干扰招生工作正常秩序,不准协助、参与任何中介组织或个人的非法招生活动,不准索取或接受考生及家长的现金、有价证券,不准以任何理由向考生收取与招生录取挂钩的任何费用。教育部要求,招生战线的广大工作人员应以自身言行切实维护高考“绿洲”、“净土”的声誉。
严肃考风考纪继续降低高考违规率
近年来,受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高考考试安全和考风考纪工作也面临严峻考验。考试安全是国家教育考试的生命线,为求万无一失,今年教育部要求各地继续做好考试安全工作,狠抓考试命题和试卷印制、运输、保管以及考试实施、评卷等每一个工作环节的安全管理与监控,做到条件要达标、培训要到岗、措施要到位、责任要到人;同时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教育部强调,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与保密部门、公安机关在今年高考前组织一次安全保密专项检查,消灭死角、不留遗漏。
在整肃考风考纪方面,今年将狠抓三项措施落实:一是继续加强考试诚信教育,所有中学都要组织参加高考的学生进行考试诚信专项教育,所有考生都要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二是要加强运用现代技术手段,防范和阻断不法分子通过手机和其他方式传播试题、答案等信息。三是加强对团伙作案,特别是教育系统人员参与进行的有组织群体舞弊事件的有效防范和打击,对于管理薄弱地区、薄弱学校进行重点防范,实施严格的监考责任制以及多种形式的交叉监考等切实有效的措施,力争2005年高考违规率进一步下降。
依法从严治招坚决制止招生乱收费
针对近年来一些地方和高校存在的招生乱收费、违规录取和中介诈骗三大问题,教育部认为: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局部地区和部分高校,但却严重败坏了招生系统和教育的信誉。为此,今年教育部将实施“三项重点治理”,下大决心、花大力气解决当前高校招生中存在的这三个突出问题,并对高考招生工作进行四方面的严格管理。
严格高校招生计划执行管理。各地和高等学校要严格控制调整计划使用数量,公开调整计划使用的原则和信息,严格调整计划的使用责任、使用程序和使用范围。
严格定向就业招生管理。教育部要求定向就业招生应严格执行面向所在地全体生源的政策,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降分范围。定向就业单位及任何中介机构或个人不得参与招生录取工作,不得以任何理由向考生收取国家规定范围以外的任何费用。
严格高等学校特殊类型招生管理。对保送生、艺术类专业、艺术特长生、高水平运动员、自主选拔录取、外语非通用语种单独考试、运动训练及民族传统体育单独考试等特殊类型招生,要公开选拔标准和录取办法,严格测试程序,加强对测试过程的监督,实行入选资格考生三级上网公示制。
严格规范少数独立学院、民办高校招生管理,坚决禁止、严厉打击体制外招生。教育部明确规定,严禁未经省级招办擅自组织生源,严禁未经省级招办同意擅自寄发录取通知书。同时要求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加强对高校招生宣传和录取两个重点环节的监管,积极配合公安部门,对所谓的招生中介进行的违规违纪甚至违法诈骗活动进行坚决打击。此外,独立学院的申办高校要将独立学院的招生工作纳入本校的管理范畴,加强指导和监督,并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今年,教育部将采取学籍电子注册与招生计划挂钩的措施,对所有游离于体制外录取的学生一律不予电子注册。
教育部强调,对在招生录取中乱收费的高等学校,一经发现,主管部门要立即责令其主要负责人停职检查,再依据规定处理;对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工作人员要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链接:2004高招改革亮点
亮点一:整治考试环境成效显著。教育部等部门联合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为综合治理考试环境提供了坚实保障。2004年高考实现了秩序总体良好,考试安全保密明显加强,考风考纪显著改善的目标。地方各级教育考试部门在试卷印制、运输、保管等环节没有发现一起失、泄密问题或其他责任事故,大力整治考试环境取得显著成效。
亮点二:11省市成功命制高考试题。2004年,继上海、北京之后,天津、辽宁、江苏、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9省市启动高考自主命题工作,这是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有关省市在遵循国家统一考试大纲基础上,按照有利于加强地方统筹,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适当体现地方特色的原则进行命题,赢得了考生和社会的好评。
亮点三:制度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教育部与有关部门先后联衔或单独下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教育考试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通知》、《国家教育考试考务安全保密工作规定》、《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等重要的基础性文件。文件下发后,各地迅速制定了配套文件和实施细则,并对有关项目内容进行清理,规范统一到了国家政策上来。
亮点四:高考违规率十年来最低。从2004年起,在国家教育考试前,每名考生都要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这一改革措施不仅对防止考试作弊发挥了积极作用,而且对考生进行了一次普遍的诚信教育。2004年全国高考违规率万分之四点五,是1995年以来十年间最低的一年。
亮点五:招生违纪违规现象明显减少。2004年教育部明确提出要严禁招生乱收费、遏制违规点招和坚决打击招生中介。各地招生管理工作普遍加强,高校普遍实行了招生重大问题集体议事、招生过程纪检监察部门全程参与制度,教育部直属高校基本杜绝了招生乱收费问题。2004年高校招生违规信访总量和遗留问题明显少于往年,多数省份社会举报投诉减少30%-50%。
认真分析目前高招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形势任务,今年教育部明确提出高校招生将全面实施“阳光工程”。
据教育部有关部门介绍,今年实施阳光工程将以公平公正为核心,从制度建设、信息公开、从严管理、优化服务、加强监督五个基本方面加大建设力度,从制度和机制上建立和完善更加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高校招生工作体系。
据了解,实施阳光工程,重点是确保招生录取工作信息公开。为此,教育部要求各地各高校严格执行以“六公开”为主要内容的信息公开制度,即招生政策公开、高校招生资格及有关考生资格公开、招生计划公开、录取信息公开、考生咨询及申诉渠道公开和重大违规事件处理结果公开。
公开是保障公平公正的前提。教育部表示,将招生信息全面、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开,通过信息公开,从而使广大考生和家长更加踏实放心,使违规者更加惧怕担心,使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更加广泛有效。
在实施“六公开”的同时,今年招生战线还将严格遵守向社会作出的“六不准”的庄严承诺,即:在招生工作中,不准违反国家有关招生规定,不准徇私舞弊、弄虚作假,不准采取任何方式影响、干扰招生工作正常秩序,不准协助、参与任何中介组织或个人的非法招生活动,不准索取或接受考生及家长的现金、有价证券,不准以任何理由向考生收取与招生录取挂钩的任何费用。教育部要求,招生战线的广大工作人员应以自身言行切实维护高考“绿洲”、“净土”的声誉。
严肃考风考纪继续降低高考违规率
近年来,受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高考考试安全和考风考纪工作也面临严峻考验。考试安全是国家教育考试的生命线,为求万无一失,今年教育部要求各地继续做好考试安全工作,狠抓考试命题和试卷印制、运输、保管以及考试实施、评卷等每一个工作环节的安全管理与监控,做到条件要达标、培训要到岗、措施要到位、责任要到人;同时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教育部强调,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与保密部门、公安机关在今年高考前组织一次安全保密专项检查,消灭死角、不留遗漏。
在整肃考风考纪方面,今年将狠抓三项措施落实:一是继续加强考试诚信教育,所有中学都要组织参加高考的学生进行考试诚信专项教育,所有考生都要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二是要加强运用现代技术手段,防范和阻断不法分子通过手机和其他方式传播试题、答案等信息。三是加强对团伙作案,特别是教育系统人员参与进行的有组织群体舞弊事件的有效防范和打击,对于管理薄弱地区、薄弱学校进行重点防范,实施严格的监考责任制以及多种形式的交叉监考等切实有效的措施,力争2005年高考违规率进一步下降。
依法从严治招坚决制止招生乱收费
针对近年来一些地方和高校存在的招生乱收费、违规录取和中介诈骗三大问题,教育部认为: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局部地区和部分高校,但却严重败坏了招生系统和教育的信誉。为此,今年教育部将实施“三项重点治理”,下大决心、花大力气解决当前高校招生中存在的这三个突出问题,并对高考招生工作进行四方面的严格管理。
严格高校招生计划执行管理。各地和高等学校要严格控制调整计划使用数量,公开调整计划使用的原则和信息,严格调整计划的使用责任、使用程序和使用范围。
严格定向就业招生管理。教育部要求定向就业招生应严格执行面向所在地全体生源的政策,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降分范围。定向就业单位及任何中介机构或个人不得参与招生录取工作,不得以任何理由向考生收取国家规定范围以外的任何费用。
严格高等学校特殊类型招生管理。对保送生、艺术类专业、艺术特长生、高水平运动员、自主选拔录取、外语非通用语种单独考试、运动训练及民族传统体育单独考试等特殊类型招生,要公开选拔标准和录取办法,严格测试程序,加强对测试过程的监督,实行入选资格考生三级上网公示制。
严格规范少数独立学院、民办高校招生管理,坚决禁止、严厉打击体制外招生。教育部明确规定,严禁未经省级招办擅自组织生源,严禁未经省级招办同意擅自寄发录取通知书。同时要求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加强对高校招生宣传和录取两个重点环节的监管,积极配合公安部门,对所谓的招生中介进行的违规违纪甚至违法诈骗活动进行坚决打击。此外,独立学院的申办高校要将独立学院的招生工作纳入本校的管理范畴,加强指导和监督,并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今年,教育部将采取学籍电子注册与招生计划挂钩的措施,对所有游离于体制外录取的学生一律不予电子注册。
教育部强调,对在招生录取中乱收费的高等学校,一经发现,主管部门要立即责令其主要负责人停职检查,再依据规定处理;对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工作人员要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链接:2004高招改革亮点
亮点一:整治考试环境成效显著。教育部等部门联合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为综合治理考试环境提供了坚实保障。2004年高考实现了秩序总体良好,考试安全保密明显加强,考风考纪显著改善的目标。地方各级教育考试部门在试卷印制、运输、保管等环节没有发现一起失、泄密问题或其他责任事故,大力整治考试环境取得显著成效。
亮点二:11省市成功命制高考试题。2004年,继上海、北京之后,天津、辽宁、江苏、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9省市启动高考自主命题工作,这是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有关省市在遵循国家统一考试大纲基础上,按照有利于加强地方统筹,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适当体现地方特色的原则进行命题,赢得了考生和社会的好评。
亮点三:制度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教育部与有关部门先后联衔或单独下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教育考试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通知》、《国家教育考试考务安全保密工作规定》、《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等重要的基础性文件。文件下发后,各地迅速制定了配套文件和实施细则,并对有关项目内容进行清理,规范统一到了国家政策上来。
亮点四:高考违规率十年来最低。从2004年起,在国家教育考试前,每名考生都要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这一改革措施不仅对防止考试作弊发挥了积极作用,而且对考生进行了一次普遍的诚信教育。2004年全国高考违规率万分之四点五,是1995年以来十年间最低的一年。
亮点五:招生违纪违规现象明显减少。2004年教育部明确提出要严禁招生乱收费、遏制违规点招和坚决打击招生中介。各地招生管理工作普遍加强,高校普遍实行了招生重大问题集体议事、招生过程纪检监察部门全程参与制度,教育部直属高校基本杜绝了招生乱收费问题。2004年高校招生违规信访总量和遗留问题明显少于往年,多数省份社会举报投诉减少30%-50%。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推荐
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