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我要五星给原型故事本身。如果有人肯忠于真实,放在中国乡村现实的大背景下,刻画出冲突与抉择背后真正的理性和感性因素,刻画出农民朴素的价值观和背后的道德绑架,刻画出爱的光辉与自我意识缺失的并存,刻画出歌颂者虚伪的嘴脸,那将是一部奥斯卡级的电影。
一星不是给电影,而是给这个坑爹的社会,这个吃人不吐骨头的社会。因为这个片子绝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按照真事改编的。最牛逼的是,这种坑爹事居然能够“感动中国”。
人贩子们,谢谢你们,你们居然让我们如此感动。如果今年还有《感动中国》这样的傻逼栏目,我一定郑重的为你们投出一票。
故事很明白的告诉我们,假如你只是个平民家的女儿,家里没权没势。那么就算你被卖到大山,就算你在山沟里被人干成筛子,也就得认命。最多了,给你个“感动中国”。至于严惩犯罪分子什么的,那就当个梦吧。毕竟人家买卖人口促进了国家的GDP,而且还为穷山沟的一群光棍带来了福利。也许国家还认为,这算你麻痹的功劳?
故事的悲剧并不仅仅在于故事本身,而是这个价值观畸形的社会。难道别人的痛苦仅仅是你们完成指标赚取票房的工具?难道人家这样的不幸不是让你们想起法律的神圣不可侵犯,而是让你们“感动”了?
难以想象那个可怜的女人在山沟里遭遇了什么,硬生生的毁了很多家人的幸福的人贩子是否落网尚未可知。据说在她被“感动中国”后,地方官员认为她的存在是地方政绩的污点,使得她险些被灭口。
What a fucking country!
总有人说世风日下,现在各种禽兽案件越来越多。依我看,并不是世风日下,而是一方面媒体发达了,一方面懂法的女性越来越多。这是一条艰难的路,但是必须要走过。
想彻底根治人贩子吗?归根到底要掐断买家。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如果能严惩每一个买家,那么人贩子保证会自动改行的。
去你妈的傻逼电影,去你妈的感动中国,去你妈的傻逼国家。
省委宣传部通知组织观看《嫁给大山的女人》
近期,根据本报2006年感动河北人物郜艳敏真实事迹改编的电影《嫁给大山的女人》将在全省公映。8月31日,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广播电影电视局、共青团河北省委、省妇联等5家单位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全省认真组织观看该片。据了解,本报感动河北年度人物开评6年,已有5位感动人物的事迹改编成影视剧。
电影《嫁给大山的女人》由河北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北京佳人乐国际影视投资公司联合投资拍摄。影片表现了郜艳敏这个曾被拐卖的女人,历尽屈辱,大爱无私,以德报怨,用爱心将不幸的人生演绎成传奇的真实经历。通知中称,为了发挥影片教育人、启迪人、激励人的作用,各有关单位要组织观看,在全省掀起观影热潮,学习郜艳敏宽广无私的胸怀,善良仁爱的品质,无私奉献的精神,在社会上倡导崇德尚义、大爱无私的社会风气。省委宣传部等部门要求,全省各级电台、电视台、网站、报刊要积极配合影片推介,及时跟踪报道电影在各地放映过程中的社会效果。
本报感动河北年度人物开评6年,影响日隆,已成为国内影视界追逐的艺术富矿,先后还有2004年感动人物李家庚事迹被改编成电影《亲兄弟》,2005年感动人物白芳礼事迹被改编成电影《白芳礼》,2005年感动人物林秀贞事迹被改编成电视剧《贞姐》,2008年感动人物张建霞事迹被改编成电影《大孝儿媳》。这些主旋律的影视作品,弘扬传统道德,净化社会风气,感动人心,深为广大观众喜闻乐见,为此,本报感动人物报道获得了中宣部的肯定。阅评员表示,燕赵都市报连续6年举办“感动河北十大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先后推出60个受人尊敬的道德模范和精神文明标兵,对于宣传敬老爱幼,促进家庭和谐,推动社会文明,发挥了很好的舆论导向作用。
《嫁给大山的女人》由新锐导演胡明钢执导,著名表演艺术家村里、青年影星王力可主演。制片人韩笑冰昨日对记者表示,剧组非常感谢河北省委宣传部等有关部门对这部电影的肯定和支持,更感谢燕赵都市报为影片发掘提供了这么一个感人而又传奇的素材。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