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队伍迈向专业化高素质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是师资建设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国培计划”着力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师德“禁令”为中小学和高校教师划出明确的师德禁行行为
今年教师节前,中国政府网上一则新闻吸引了很多网友的目光,全国1270万名中小学教师收到了国务院发出的一份“大礼包”。
8月26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总理发出的这份“大礼包”,着实让全国中小学教师们惊喜,多年来底层教师“晋升难”僵化的教师职称评定制度,终于迎来改革“破冰”。
好事连台。今年国家围绕教师队伍建设接连出台非常有力度的政策。今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这是自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5年来,国家出台的最有力的支持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文件。《计划》提出包括拓宽补充渠道、提高生活待遇、职称评聘倾斜、建立荣誉制度等8个方面做强农村师资队伍的“硬”举措。
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提高广大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为此,一个堪称中国教育发展史上最宏大的培训计划启动了。
2010年7月26日,全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暨“国培计划”启动实施工作会议召开。这项针对中小学教师的国家级培训计划,是教育部、财政部联手实施的旨在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
该计划包括“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项目”和“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两项内容,采取骨干教师脱产研修、集中培训和大规模教师远程培训相结合方式,对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骨干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中央财政为此投入数亿元支持计划的实施。
此后5年间,全国1000多万名教师接受每人不少于360学时的全员培训,100万名骨干教师接受国家级培训。同时,通过“国培计划”,还为各地输送了一批“种子”教师。
可以说,“国培计划”自2010年实施以来,已经取得预期成效。“专家深入浅出的讲析、诠释,紧扣新课标理念,让我们一线教师学习后对新课标有了全新认识,丰富了我们的头脑。”这是一位基层教师在培训后抒发的感想。
如果说,着力解决农村师资难题是攻克教育发展的难点,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那么,提高师德水平则是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
陈维贤是北京市丰台二中的副校长。有一年暑假,他在老家目睹了基层教师之种种怪现状:私下办班者众,月入数万。而他兢兢业业、恪守师德却被视为异类。陈维贤不无担忧地感叹:“当今社会上的浮躁之风,对教师的影响太大了。”
2014年8月,教育部出台《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回应了陈维贤的担心。这份为师德禁行行为划出“红线”的文件,明确了中小学教师不可触犯的师德禁行行为和相应处理程序。一个月后,教育部又发布了《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划出了高校教师师德禁行行为“红七条”。
转向更注重质量的内涵式发展轨道
“2011计划”正式推出,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各级各类教育转向更注重质量的内涵式发展轨道上来
王秦龙,西安市雁塔区检察院副检察长。这个从事职务犯罪侦查工作已有30多年的法律人,如今成了西北政法大学的兼职教授。
在课堂上,王秦龙把自己办过的近300个案件作为教材,通过对鲜活案例逐一剖析讲解,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检察官教授讲课确实不一样,实用又新鲜!”学生张方舟对记者说。
从社会上聘兼职教授,注重课堂教学的质量,已成为全国众多高校通行的做法。
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5年来,我国高校确立了从注重规模的外延式发展,逐渐转向更加注重质量的内涵式发展的改革路径。5年来,一系列注重内涵式发展的重大政策举措相继推出。
2011年7月1日,教育部、财政部印发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意见。2012年3月,《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颁布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正式启动。
创新人才培养的“卓越计划”等一系列计划取得积极进展。教育部门启动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计划。2014年,在法学、新闻传播学、农林、医学等4个学科专业,进行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新机制改革,有力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来自教育部的统计显示,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项目于2014年9月启动实施,试点高校99所、项目140项,截至2014年12月,已指导推动24个地方党委宣传部门与28所高校、3家中央新闻单位与5所高校签署了共建新闻学院协议。这一系列培养计划的相继实施,标志着我国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实现了新的突破。
其实,不仅是高等教育,纲要实施5年来,各级各类教育都将改革重点转向更加注重质量的内涵式发展上。各级各类教育都有内涵式发展的大动作——
教育部联合国务院各部委和有关部门,广泛利用各部门的社会资源,建立更多面向中小学生、推动中小学社会实践的活动基地,构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
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实施,围绕“扩总量、调结构、建机制、提质量”四大重点任务,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政策举措。中央财政下达专项资金157.67亿元,完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到2020年,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有序展开。
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5年来,根据教育规划纲要的顶层设计,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正逐步推进,正在为教育质量保驾护航。
回首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的5年,在提升教育质量的道路上,国家攻坚克难,目标就是要“让每个孩子都有学上,让每个孩子都上好学”。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