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浙江全省29.13万考生,但是选考物理的只有8万人。上海新高考第一年,选择物理的考生也仅占30%。今年实施新高考的北京,有不少家长在讨论“能不能不选物理”。新高考赋予了考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从必考科目到选考科目,“物理遇冷”犹如一面镜子,折射出当下教育观念的迷失。
“物理遇冷”的背后,隐伏着考生和家长反复的权衡与算计。按照浙江新高考的相关规则,考生的最终成绩要根据考生卷面分在所有报考学生成绩的排名比例给出对应分数。学起来困难又难以拿高分的物理,遭遇“嫌弃”很难说不是一种必然。
“物理遇冷”不仅会造成优秀师资的流失,也会造成大学物理学科优质生源的减少。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物理遇冷”对未来科学进步也会产生深远影响。这一现象理应引起更多的关注与警醒。
“物理遇冷”看似是一种理性选择,实际上却是一种“有限理性”。一方面,不同的考生在兴趣、特长和能力素养上存在差异,为了分数放弃擅长的物理,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另一方面,市场需求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如今被“嫌弃”的物理学科,说不定以后会让我们“高攀不起”。
扭转“物理遇冷”的尴尬,既需要新高考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完善、优化规则,也需要考生和家长转变价值认同,不必完全聚焦于分数与排名,从考生自身兴趣出发、着眼于未来,作出恰当选择。(杨朝清)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