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国家重点学科
高考分数线
内容推荐
在线答疑
内容推荐
安徽06高考自主命题语数外题型揭密及应试策略
2006-05-09
关注掌上高考


  语 文

  现代文备考要领及技巧

  合肥一中 尹德超

  一、阅读时应遵守的一条原则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即在具体词境语境意境文境中理解问题。

  二、理解时应坚持的两个方面

  “微观探寻比照,宏观把握断定。”即理解问题时应注意题面分布的外在独立性与题意分析的内在联系性。

  三、答题时应依循的三个步骤

  1.通读全文,把握文意。2.读试题与选项,准确地从原文中搜寻相对应的语句与信息。3.结合文意作出判断。

  四、复习和考试时应注意的10个问题

  1.自然类文章应注意其通俗化大众化,过于专业化术语化难度太大的纯科技选文有悖于2001年国家考试中心的明确规定,可以忽略;应重视社科类中贴近时代政治社会生活历史与现实的文章,特别是名家名篇(今年尤其要重视巴金作品),如《沙尘暴》、《两河文明》、《雨》、《商城遗址》、《一日的春光》、《化学制剂》、《温室效应》等。

  2.市场上泛滥的高考模拟题特别是自然类文章,一般难度偏大且规范性不强,模糊题多且答案也时有漏洞和错误,应慎重选择批判继承;考前须认真研究近几年高考题及题型特点难易度和答案要点等。

  3.尽量用原文语句或概括整合原文内容与信息答题,切忌抛开原文凭记忆和想像自己组织语言,否则很难贴近标准答案。

  4.不能以文中的比喻比拟等形象化修辞句作为观点句,应去掉形象及描写成分保留主体意义。以2002年高考19题为例,不少考生答成“因为俞伯牙的琴声犹如从钟子期心弦上盘旋着飞翔出来的,袅袅情思像是变成他的化身一般”则含糊不清很难得分。

  5.应正面直接尽量不间接绕弯子答题,更不要以疑问或否定形式回答,以疑以非答题解决不了问题。再以上题为例,不少考生回答成“当钟子期死去之后,俞伯牙再也没有心思触摸琴了”等。

  6.不能遗漏题干要求及对应材料中的要点。如2001年高考第24题“作者笔下的门,有的是生活中实实在在的门,有的则赋予象征意义,这样写有何好处?”答题时应包括三个要点:① 写实实在在的门有何作用(作者最熟悉)②写象征意义的门有何作用(蕴含深刻哲理)。③两者结合写有何好处(从最熟悉写起便于读者理解认识深化)。

  7.不能遗漏条件和限制词,不能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加因果等。

  8.注意文中指示代词的作用,准确分析诸如“这”“此”“那”“其”“它”“前者”“后者”“一者”“二者”等词所指代的内容或范围,有助于答题或理解问题。

  9.注意“肯定”与“可能”、“已然”与“将然”、“扩大”与“缩小”、“充分”与“必要”等现象。2000年高考第18题D项“制造廉价高效的紫外线源来读取光盘上的数据”语气“肯定”,与原文“他们正在考虑运用这个原理来制造”的“可能”语气不符。2002年高考第8题B项沙尘在“全球范围内起了保持生态平衡作用”是对原文“决定地球生态平衡的一个因子”意的“扩大”。

  10.注意文章的中心句关键句,如论点句、分论点句、点睛句、议论抒情句、起承转合句等。2002年高考卷中“知音总是越多越好”、“花费千辛万苦学得的技艺,轻易放弃是多么严重的损失”、“艺术的追求必须不懈地坚持下去”等句子正是高考试题答案的要点。

来源:《江淮晨报》

<< < 1 2 3 共 3 页
站长统计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