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规律,积累经验,着力造就高素质领导班子
掌握了规律性,就掌握了工作的主动性。长期以来,教育部党组坚持一手抓领导班子选拔配备,一手抓领导班子建设的规律性研究,并将研究成果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
围绕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开展了“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高校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课题研究。
围绕中管高校主要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会同中组部设立了“中管高校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研究”课题,对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规范性的大学主要领导干部遴选任命办法和相关制度进行了有益探索。
围绕完善大学校长选拔任用办法,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借鉴国内外的有益经验,研究制定了符合高校实际和校长岗位要求的《公开选拔直属高校校长试点工作方案》以及每个阶段的配套实施办法,确保了公选校长的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管培俊介绍,党的十七大以来,特别是十七届四中全会召开和教育规划纲要颁布以来,直属高校领导班子建设工作中积累了六条宝贵经验:
一是必须始终坚持以思想政治建设为先导,着力提高高校领导班子办学治校能力。二是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把握高校干部成长、培养和选拔的规律,努力造就高素质的高校领导班子。三是必须始终围绕贯彻好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来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在不断推进制度化、规范化中提高科学化水平。四是必须始终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精心培育高校领导班子优良作风,营造大学精神家园。五是必须始终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紧密结合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需要,切实解决高校领导班子建设中不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六是必须始终坚持充分调动各有关方面的积极性,在教育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形成全方位、多层次推动工作的良好局面。
高校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全面提高质量、冲击世界一流的关键阶段,高校的管理也面临从粗放式的外延管理转向更加精细化的内涵管理,从经验型管理转向更加科学的管理,从相对封闭的管理转向师生和社会广泛参与的开放型管理。因此,中国高校的管理难度和复杂程度前所未有,这必然要求高校管理者心无旁骛、全心全意地投入。
北京师范大学新任校长董奇上任伊始提出“四不”承诺引发关注。董奇表示,“四不”如果仅仅是个人的承诺,对于高校管理水平的提升必然是非常有限的。当前,要加强四项制度建设,一是建立学校管理队伍的全职化制度,二是建立学校管理人员的激励保障制度,三是建立学校管理者履职情况的反馈与督导制度。四是建立学校管理队伍的动态调整与退出制度。只有学校整个管理队伍的工作投入度更高、工作能力更强,学校才能取得更大的发展。
大学会聚了众多知名专家,其中不乏德高望重的大师。做好管理工作不能单靠行政命令,需要以理服人、以德服人、以情感人,特别是要修身立德,发挥好模范和表率的作用。在华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杨贤金心目中,作为一名大学的领导,要做到“真”、“实”、“度”。“真”就是要真心真诚,“实”就是要脚踏实地,“度”是要宽容大度。
把方向,定战略,谋改革,促发展。面向未来,我们将着力造就有凝聚力、有战斗力的高校领导班子,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提供组织保证!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