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卷中的成语、病句、衔接、改写、仿写题,难度均为适中,只要注意了细节的完整和前后对应的准确,应该不会有太多的失分。
在作文这一主要板块上,今年高考的变动最为剧烈。第一,这段材料就是让考生针对“中国崛起”这个话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相当程度地淡化了审题的要求,只要考生平日关心时事政治,注意经济民生,思考国家的未来发展,然后在考场上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看法就足够了。甚至可以说,这是一篇无需审题的作文,只要自己有所积累、有所思考,按照要求完成本文是没有太大问题的。而文章的高下优劣就在于有无较为成熟的思想和较为敏锐的眼光,能不能运用真实可信的事例引经据典,充分论述。
第二,本文不需要使用太多的名人警句,也用不上华美的诗词歌赋,它谈的就是当前,谈的就是活生生的亲眼所见。于是,原先准备的大量材料顿时没有了用武之地,优美的文笔也失去了驰骋的天地。原先习惯了按照新八股的结构设计全篇的,突然没有了思路;花样翻新地借用各种典故的考生顿觉文不对题,无处使劲。
第三,这篇材料的角度很多,既可以评价国外媒体如此推崇中国的真实目的,唤醒国人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在一片吹捧声中忘乎所以;也可以站在历史的高度,严肃地探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新,带着历史的责任感和重大的使命感,去思考,去探索。假如考生平时只埋头课本,对国家和世界根本不加注意,那么这一角度对他来说也是无法切入的。即使日常看过一点时政内容,但却没有经过自己的反思和探究,那么这些信息对于他来说,也是很难有实际意义的。
此外,还可以通过平时搜集的材料,在政治、经济、科技、民生等方面选择一个角度深入分析,得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当然,也可以反弹琵琶,面对国际媒体的一致追捧,采用无可辩驳的事实加以证明:中国尚处在发展阶段,真正的崛起还未来到。不过,最好写的莫过于赞美伟大祖国的发展蒸蒸日上,中华儿女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但是这种写法往往容易激情有余但流于空洞,使文章陷入简单的说教。
要写好这样一篇不同寻常的作文,毫不客气地说是有相当有难度的。首先,它打破了传统作文归纳和总结材料,接着对抽象的事理进行分析判断,从而联系实际谈出它的现实意义的写法。本文不绕弯子,不耍花样,单刀直入,面对现实。这就抛开了以往的高考作文避开热点焦点的束缚,高考作文同样要反映现实、思考现实,让语文学习真正地回归到“文以载道”的正途。这一改变,让不少死读书、读死书的学生一片茫然,由于没有真实的观察和积累,以往训练得精熟无比的“屠龙绝技”再也没有了用武之地。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