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之艰而惜之深
牛对它眼前的草不屑一顾,反倒不肯放过那伸着脖子才勉强够得到的草。这分明写的是我们人啊:同样的东西,凡是经过艰苦的努力而获得的,我们才会倍加珍惜。
也许贪婪是人的本性,大多数人总觉得别人的、远处的总会好些,正所谓“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于是,不怕千难万险,挖空心思,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尽管有时候,得到之后突然发现有点“瞎子点灯能白费蜡”,但对自己的成果总像爱因斯坦的小板凳怎么也舍不得扔掉。
成果难得所以珍惜,《诗三百》“溯洄从之,道阻且长”的优美诗句是不是也可以佐证呢?由于 “溯洄”途上的前行不易,才切身体会到了追寻美好的途中的“阻”与“长”,付出几乎没有止境。这种付出不仅是简单的机械劳动,更饱含一个人的心血与精力。自古以来,大凡经过百般付出之后,珍惜之情总会油然而生。
小英子笔下动情地描绘城南的旧事曾引得多少人落了泪。便看他写廊柱上的垂吊,那一个菜篮子,因为融入了谋求生计中的点滴回忆,而超越了物品本身的价值,被作者珍藏于心,久久不忘。那是一个很长的故事,是生活,是他曾经奔波过辛苦过而最终享受过的见证。——曾经的生活因饱尝艰辛、铭刻于心而倍加珍惜。
也许是文人天生敏感的知觉和多情的笔触,放大了珍惜之情的美感。而一个建筑师以生命来维护这种珍惜则更让人动容。高迪离开了几个即将竣工的工程而投入到他明知未必能竣工的圣家族大教堂的建设中。为什么?因为这巨大的工程几经周折,耗费了他大量精力才得以开工。他倾注了太多,因此之后的一切都不重要了,只要维护教堂的建设,他更甚于珍惜自己的生命。工程进行中的阻力越大,他越是执着坚定,终于成就了建筑史上的传奇。这是绝对是一首传世的珍惜之歌。
珍惜是一笔精神财富,见证着辛勤劳作的价值。青春奋斗而美丽,高考因拼搏而辉煌,记忆因经历而丰富,说到底就是,价值因得之艰而惜之深。珍惜过去的付出,它让我们的经历有了深度而不至于在时间磨洗下褪色,同时也是一种对在困难环境中奋斗的自我认定,我们也因此才更有力量追求那得知不易的东西。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