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2024年高考作文模拟试题及范文赏析(八)
2024-05-24
掌上高考
作者:
关注掌上高考


温馨提示:高考结束,你的分数能上哪些大学和专业?点击此处,快来测一测吧!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从“糖水爷爷”到“煎饼奶奶”,从淄博“鸭头哥”到安徽“盒饭姐”……普通人成为“网红”被过度围观而陷入困境的现象已经多次上演。缺失边界感的强势围观,不仅使当事人无法正常工作生活,还严重干扰公共秩序。边界感,也成了网络热词。

  边界感指的是人们在与外界交往的过程中感受到的自我与他人之间的界限。边界感体现在学习、工作、生活等很多方面,也体现在个体之间、集体之间、人与自然界之间。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结合你的生活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例文:

  有界,便是无界

  界者,限也。大家都喜欢“有界”。倘若无界,我们的生活便很容易被人随意侵略,自己也就难做自己了。大家似乎又并不真的喜欢“有界”。在很多人看来,最好的其实该是“于我无界,于人有界”。

  所以,当“网红被骚扰到苦不堪言”一事出现时,“边界感”一词便迅速被推上热搜——我们看着这些网红,惭愧而又害怕。惭愧自己或许也参与了这次“破界”,害怕自己也会成为他们,或成为被界限彻底束缚的人。我们看着他们,五味杂陈。

  边界感从何而来?仅凭每个人自身,难以得出答案。原因再简单不过:界分隔出至少双方,维护边界感,从来不是某人独善其身之事,它需要边界线上的每个人通力合作,既维护他人的,也维护自己的,一如马克思所言: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他人之界与自己之界,孰重?前者为重。因为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重要性,却往往忽略了他人;殊不知,我们自己在每个人眼中,也不过是一个个“他人”罢了。安徽“盒饭姐”本来只想做点好事,为环卫工人做点盒饭,却被“热心观众”们干扰得不胜其烦,不得不终止善举。试问这些“观众”们在大肆拿“盒饭姐”宣传,为自己博取噱头时,可曾换位思考过,自己是否喜欢自己这样的人呢?对他人的边界负责,正是对自己的边界负责。“虽亲不亵狎,虽远不悖谬”,待人接物,须当如此。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自己的边界就并不重要。对自己的边界,我们得时刻定位,找准自己的原则、底限和心之所向,究竟在哪里。球王梅西在早年接受采访时说,他希望别人评价他为“一个爱踢球的人,一个阿根廷人,一个好人”,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这种精神,督促着他二十年如一日地钻研球技、随和待人,带领阿根廷队穿过一个个低谷,最终站上世界之巅。反观那些不明确自己边界之人,其边界往往被自己一次次打破。汶川地震中冒死救人的少年英雄雷楚年,当年何其英姿飒爽!但他后来却为一点名利所诱惑,堕入温柔乡中,越陷越深,到最后,甚至不惜以自己的英雄名号敲诈勒索他人,最终沦为狱中囚。很多时候,边界并不是由别人打破的,突破点恰恰是自己。

  人终究属于自己,却又不完全属于自己,毕竟,人是社会的。尊重他人的边界,一如尊重自己的;认清并守护自己的边界,一如守护别人的。人人有界,人人守界,世界自然无界。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推荐高校

    推荐学校

    中职院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