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津农学院建校是为了服务地区经济和产业的发展,当初建校并不是为了教育的发展而设立了天津农学院,实际上就是为了天津的农业而设立的天津农学院。从这点上来讲,给我们打下了一个服务地区经济的非常好的基础。在这里,我就想详细说一下我们天津农业产业变化的一个情况,然后再围绕着我们怎么样来服务天津农业发展进行了一些改革和调整。
天津农业到目前为止我认为它经历了这么三个阶段。一个是常规农业阶段,也就是咱们现在普遍认为的大农业阶段。在这个阶段当中,我们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生产农产品,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这个满足可能是涉及到全国范围之内的,不限于天津市,它采用的一些农业生产的方式也都是一些传统的,好多学者所认为的后传统农业阶段。这一段经历的时间比较长,我们从每一家、每一户那种生产经营方式,最终以生产队、人民公社这种形式发展为一个集体,然后在这个集体具体的产量目标的指导下,从事我们的一切农业活动。第二个阶段,是城郊农业阶段,也就是城郊农业发展方式。这一段经历的时间相对长一些,那么长的原因是符合我们国家农村改革这一段的发展阶段。整体上,城郊农业发展方式,它需要保证两个需求。一个是发展所需的对农产品总目标的需求,满足这个需求,我们还依然从事着常规农业生产的生产阶段。第二个需求就是满足城市生活的需要,有一些学者也认为这是两生农业:一个是生产,一个是生活。这一块从生产的角度来讲,我们借助于城市的优势,借助于城市的工业化,使我们的农业生产在整体水平上比其它一些大农区要高一些,不管是科技含量也好,装备也好,管理也好,应该说是处于领先的地位。在生活上,网友们应该清楚,有一段时间咱们不管是中央也好,还是各地区政府也好,都在强调市长的菜篮子,目的是要实现我们农副产品的自给。这一块作为天津这个大都市,它所需要消费的农产品量很大,种类也比较多,这对天津来讲确实任务是很繁重的,很重要,所以我们城郊农业这一块的发展时间相对地延长了一些。第三个发展阶段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大家都知道,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这个模式应该说有几个明显的特征,一个就是它的科技含量比较高,第二就是装备水平比较高,第三就是管理水平比较高,第四就是我们现在正在实施的,就是农业标准化生产。第四点虽然不是说我们现在已经完成了,但是实际上是我们现在正在做的一个方面。作为天津农学院服务地区经济来讲,我们人才培养上也历时了三个阶段,就是针对天津农业的发展方式进行了一些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培养目标的变革。针对常规农业阶段,我们和其他农业高校一样,在培养学生的过程当中,注重于农业生产一线的生产过程的培养,这一块可以说我们四、五十岁的毕业生基本上都经历了这个阶段。第二阶段的调整是针对城郊农业的发展模式进行了一些调整。这个重点不光是掌握了农业生产的知识,还要让学生能够掌握经营生活以及生态方面的一些理论和知识。第三个阶段,我们进行的调整是从本世纪初开始我们在人才培养上做的调整。主要是针对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需要的人才进行调整,注重于三类人才的培养。一个是生产功能性人才,第二就是服务功能性人才,第三就是生态功能性人才。实际上我们现在培养的农学门类的这些毕业生已和过去传统观念上的毕业生从内涵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因就在于我们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整体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变革,已经失去了过去那种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产模式。一说农科,以为农科毕业生就应该是种地的、养牛的、养鱼的,现在种地依然在种,养鱼依然在养,养牛也依然在养,但是养的方式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各位网友如果对这个感兴趣,可以登录一下天津有关这方面的发展概况,做一下了解。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